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8月7日正式祭出史上少見的高額關稅,其中瑞士更被徵收39%的稅率,對瑞士鐘錶業來說,這不僅是一紙行政命令,還是一場影響價格結構、銷售節奏與品牌策略的大型衝擊波,雖然瑞士製錶早已習慣全球市場間的價格有些微落差,但這一次的稅率幅度,讓整個產業必須立即啟動應變方案。
▲Source:翻攝自YouTube
對於誰來吸收這筆成本,業界意見分成兩派,一派認為應由美國市場自行承擔,意味著零售價平均將上漲約10%,這個幅度比2025年4月10%關稅帶來的3%漲幅要猛烈得多,消費者勢必感受到壓力;另一派則傾向在全球市場平均分攤,藉此維持不同國家間的價格平衡,避免讓各國收藏家瘋狂尋找低價地點。然而,這種理想的價格一致性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達到,包括匯率波動、物流成本與各國稅制差異,都讓「每日更新定價」成了不切實際的想法。
而其實,價格差異早已存在,2024年,日本因日幣疲軟成為全球主要市場中價格最低的國家,吸引了大量外國買家,也讓瑞士錶出口日本的數量增加了8%,這項數據顯示,只要市場出現價差,消費者就會用行動回應。
▲在新關稅下,美國買家赴歐洲(如巴黎)購買Daytona 126508這種爆款反而更省,目前退稅後實價約45,073美金,低於美國預估漲價後的52,030美金。Source:Investment Watches
以勞力士的熱門款Daytona John Mayor(126508-0008,黃金綠面)為例,就能看出價格策略的玄妙。目前在美國,這款黃金錶殼與鍊帶、綠色面盤的款式是48,400美金,加上平均7.5%的銷售稅,落地價來到52,030美金左右,若對照英國市場,以當前匯率換算,美國售價比英國官方定價便宜約6%,就算美國漲價6%,也只是與英國齊平而已,而且美國消費者在英國購物時無法退稅。至於巴黎,表面看起來價格更高:48,400歐元(約56,000美金),但美國買家可申請20%VAT退稅,折算後只需約45,073美金,反而比美國當地購買還便宜,當然前提是通關申報得如實進行。
這樣的價差意味著什麼?即使某些款式價格再加兩萬美金,排隊等候清單依舊存在,這讓品牌在調整策略時有更大的彈性,特別是對於像勞力士這樣供不應求的「權力玩家」。然而,對於沒有同等熱度的品牌,美國市場一次性10%的漲幅,勢必衝擊需求,這一方面是價格調整問題,另一方面則關於品牌如何在不同市場之間協調供貨、塑造價值感與維持消費者黏性。
▲面對39%關稅重鎚,品牌可選讓美國獨自吸收成本、價格漲約10%,或全球小幅漲價分攤衝擊,以維持市場價格平衡、防止跨國套利。Source:Watches of Switzerland
這次的關稅海嘯,波及範圍從頂級品牌到獨立製錶,涵蓋了勞力士、百達翡麗、歐米茄、卡地亞等巨頭,也包括ATELIER WEN、BA111OD、BREW WATCH Co.等新生代製錶商。美國的主要零售夥伴如Bhindi、Manfredi Jewels與Razny Jewelers,也必須在短時間內決定如何應對,否則可能被突如其來的價格落差削弱競爭力。
總的來說,39%關稅除了導致鐘錶品牌的成本增加,也無疑是一種全球定價策略的壓力測試,品牌必須思考的是,究竟要用全球分攤的方式換取價格穩定,還是讓美國市場單獨承擔(冒著部分消費者轉向海外購買的風險)。對消費者而言,這是一場跨國購錶的算術遊戲;對品牌來說,則是一場關於價值、稀缺性與市場平衡的長期戰役。未來數月,這場「關稅價格戰」的走向,將決定瑞士鐘錶在美國的競爭版圖,也可能改寫全球奢侈品市場的購買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