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39%關稅震撼彈!瑞士手錶美國價格為何「紋風不動」?揭祕產業求生戰

美國總統川普在8月初宣佈,將瑞士手錶關稅調高至39%,創下對單一國家最高的紀錄,這一政策實施的讓人措手不及,品牌幾乎沒有太多反應時間,只能被迫採取應急措施。回顧2025年4月,美國先是對瑞士提出31%關稅,隨後一度下調至10%,到了8月再度宣佈將瑞士關稅定調開徵39%,這樣的反覆異動,讓品牌供應鏈承受巨大壓力。相較之下,英國面臨10%、歐盟15%的關稅,瑞士鐘錶顯然成為美國「重點打擊」對象,過程中瑞士與美方官員雖展開談判,但至今仍無法達成降稅共識。


▲Source:Luxury Tribune

出口的「搶灘」行動

數據顯示,美國新關稅的公佈直接觸發兩波出口潮:4月,首次關稅消息出爐,美國市場出口激增149%;7月,臨近39%關稅生效,再度上升45%(瑞士鐘錶產業整體在7月的出口額則是成長約7%),尤其在往年屬淡季的仲夏時節,這種異常增長極為顯眼。根據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FH)發佈的資料,今年1~7月對美出口總值達31.1億瑞郎,增幅多達24.1%。這期間傳出部分品牌甚至動用私人飛機,把庫存以最快速度送往美國,只為搶在稅率調漲前鎖定低成本進口,據估算,這讓美國市場累積了相當於七週額外銷售的庫存。


▲自高關稅生效近一月後,美國鐘錶價格仍未波動,因零售商正消化低稅率庫存,不過部分直營品牌已上調售價,市場聚焦9月1日後的潛在漲幅。Source:Bloomberg

但並非所有品牌都處境一致,熱門「排隊」品牌如勞力士、愛彼、百達翡麗與RICHARD MILLE,因產能有限,無法建立龐大庫存;反之,大型集團如Swatch,旗下歐米茄、浪琴表、天梭等品牌則有相對寬裕的緩衝,該集團執行長Nick Hayek甚至透露,他們在美國的庫存量足以支撐半年,這種差異性,使得短期內市場價格還能維持穩定,但長期壓力依舊不可避免。


▲面對關稅衝擊,瑞士錶商提前大量出貨,甚至動用私人飛機空運,以建立「緩衝庫存」,這讓零售商能持續供應低稅成本產品,短期內避免價格上升。Source:SJX Watches

為何價格仍未動?

根據外媒《WatchPro》的追蹤,涵蓋勞力士、百達翡麗、卡地亞、百年靈、IWC、歐米茄、泰格豪雅、天梭與愛彼等約40款代表性手錶,至今沒有觀察到價格調漲,乍看之下令人意外,但其實原因很單純:零售商仍在消化低關稅下進口的存貨。這段「緩衝期」給予消費者一段暫時的喘息,不過通常每年的9月1日會是品牌調整定價的常見節點,零售端已加快促銷,提醒買家「現在下手可能更划算」。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採取直營模式的品牌已率先調整價格,顯示壓力終將逐步反映。


▲2025年7月,瑞士手錶出口額年增6.9%,達約24億瑞郎,增幅主因對美緊急出貨,若扣除美國市場,實際出口則出現0.9%的下滑。

美國市場的關鍵角色

即便面臨高關稅,美國依舊是瑞士鐘錶最重要的成長市場。2025年以來,美國市場需求支撐了瑞士整體出口成長,對比中國大陸下跌17%、香港下滑11%、日本減少超過10%的低迷,美國的亮眼表現顯得更加突出,若排除美國市場,瑞士鐘錶出口其實呈現下跌0.9%的趨勢,可見美國對瑞士產業的重要性。


▲在關稅正式生效前夕,瑞士手錶7月對美出口額暴增45%,此舉反映製造商急於提前出貨,以確保美國市場庫存充足,為後續價格壓力爭取時間。

高端價位的相對韌性

在價格區間上,售價超過3,000瑞郎(約合台幣11萬)的高級時計表現最佳,7月出口增長9.4%,中價位產品(200~500瑞郎,合台幣7,600~2萬)也有7.3%的增長,雖然短期韌性存在,但若39%關稅持續,瑞銀分析指出瑞士GDP可能在一年內減少0.4%,產業鏈仍需正視這一陰影。另一方面,二手錶市場正在成為消費者的替代選擇,彭博社Subdial指數顯示,今年上半年二手市場成長5.3%,創下自2022年初以來最佳表現,這也意味著,若新品價格持續攀升,二手市場將吸納更多需求。

總結目前產業局勢來看,瑞士鐘錶業正站在十字路口,39%的關稅短期雖未推升零售價格,但長遠而言,品牌利潤與市場動能終將受到考驗,美國市場的重要性前所未有,而談判結果將決定這根「救命稻草」能否持續發揮作用,未來幾個月,瑞士鐘錶業需要在關稅壓力、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與市場結構轉變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