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瑞士槓桿擒縱裝置幾乎已經成為機械錶唯一採用的擒縱裝置,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幾乎沒有錶廠想以其他擒縱裝置取而代之。直到近十幾年來,才有錶廠陸續推出新式…
影響機芯快慢的重要機制 調速裝置-慣性微調擺輪
機芯上的調速裝置,主要可分為兩大類,除了先前我們所介紹的快慢針之外,另外就是慣性微調擺輪。快慢針主要是透過控制游絲的收放長度,來調整擺輪轉動的速度;而慣性微調擺…
原理分析與結構說明 擺輪與游絲(上)
早在十四、十五世紀,歐洲的機械鐘就已經利用冠狀輪擒縱裝置,搭配左右對稱的砝碼橫桿作為調節器,雖然距離精確計時仍算遙遠,但已經成為現在擺輪的前身雛型。由於垂直掛立或站立的砝碼橫桿,僅需些微的震動或是方位移動,就會造成極大的運轉誤差,因此直到1675 年,惠更斯發明螺旋狀的游絲,搭配圓形的擺輪,才使得後來的懷錶與腕錶有了發展的可能性。因為在不同方位與重力的影響下,只有游絲仍可提供相同的回彈力量,改變原本依靠的不穩定外作用力。而不論是使用砝碼橫桿或是擺輪與游絲,其原理都是藉由相同的Isochron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