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琴 Top Banner 0716-0723 桌機版

調速裝置的調校方式(上)

以機械的規律運作來顯示走時是機械錶的特色,而「該規律是否速度恆定?」則是走時能否準確的關鍵因素,當游絲擺輪持續同樣的作動太久,依據機械運作的慣例,多少會產生偏移…

日曆錶的種類

一般而言,時、分顯示加上日期,就足夠讓使用者充分掌握時間的資訊,然而隨著工商業不斷發展,人們對於時間資訊上的需求越來越細,因此發展出可顯示日期、星期與月份的三曆…

日曆顯示裝置

早期的日曆顯示為指針式,時至今日,視窗型為主流,指針型次之,而且各自還衍生出如大日曆、逆跳指針日曆等的許多變化。不管設計如何不同,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樣:12 小時…

走時類型介紹

走時類型介紹

16 世紀以來開展的懷錶世代,逐漸形成具備現代時計規模的雛型,在懷錶偌大的圓形面盤中,製錶師最早想到可以有效顯示走時輪系運轉的媒介便是置於面盤中央軸心的指針,配合圓面造型來表現固定週期格律的時間單位,使畫面格外和諧,後續製錶師再為面盤添上時、分、秒等時標與刻度的附加設計,在視覺上便更豐富明晰,也因此指針顯時成為鐘錶裝置上最基本的傳統顯時配備。 隨時間演進,以指針顯時的設計雖然經典且近乎完美,不過製錶師一路以來也總是不斷尋求錶款的創新與突破,於是約在18 世紀之後開始出現局部挖空面盤,並於其

腕錶停秒裝置類別

機械腕錶長久發展下來,不變的核心概念始終是為了達成近乎零誤差的顯時功效,所以眾錶廠無不費盡心思提升錶款素質,以對抗時計內、外在的影響因子,諸如研發陀飛輪裝置擺脫…

腕錶抗磁功能類型介紹

腕錶抗磁功能類型介紹

鐘錶發展早期人們對走時誤差的容許度相對寬容,但隨著一些關鍵改革如游絲發明、擺輪材質改良等,讓時計準確度逐漸縮減至秒的細密度。而要讓鐘錶能夠如實且規律地捕捉時光步伐,除了直接由錶款內在如提升擺輪震頻著手,其實也需主動防範外來的影響因子,像是磁力作用便是錶壇幾世紀發展下來所面對的主要課題之一,因鐘錶結構多半仰賴大量金屬零件組成,若不小心著磁有可能影響機芯運作,像是游絲若受磁造成彼此吸黏,會導致其收縮幅度變小,後續將造成走時速度偏快的現象,且若沒有請專人進行消磁處理,情況亦不會自動改善,這正是為何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