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分析與結構說明 擺輪與游絲(上)

早在十四、十五世紀,歐洲的機械鐘就已經利用冠狀輪擒縱裝置,搭配左右對稱的砝碼橫桿作為調節器,雖然距離精確計時仍算遙遠,但已經成為現在擺輪的前身雛型。由於垂直掛立或站立的砝碼橫桿,僅需些微的震動或是方位移動,就會造成極大的運轉誤差,因此直到1675 年,惠更斯發明螺旋狀的游絲,搭配圓形的擺輪,才使得後來的懷錶與腕錶有了發展的可能性。因為在不同方位與重力的影響下,只有游絲仍可提供相同的回彈力量,改變原本依靠的不穩定外作用力。而不論是使用砝碼橫桿或是擺輪與游絲,其原理都是藉由相同的Isochronous 等時性,賦予機械裝置穩定的時間劃分,進而成為精準的計時器;因此擺動越有規律,等時性與準確度也越佳。

然而絕對穩定的計時狀態,受限於多項阻礙,其中影響擺輪與游絲部分的主要因素包括:游絲擴張與收縮的規律性不均、溫差導致游絲的彈性有變化、離心力與地心引力對游絲的變化、擺輪的重量不平均⋯⋯等。雖然每一項影響的因素,都只佔有極微小的部分,但是長久的時間累計下來,都會造成明顯的誤差。與現在的精確的石英錶或原子鐘相比,可說是不得不改良的重大缺點;因此這三百多年來,製錶師對於擺輪與游絲的改革,可說是不下於擒縱裝置,本刊在下兩期分別會提到擺輪與游絲在這部份的改良。以下我們將就擺輪與游絲的結構,以及其運轉的特性加以說明。

 

▲擺輪與游絲

這兩項裝置在機芯中,佔有極重要的角色,可穩定控制且減緩發條傳遞出來的動力;上圖為目前最常見的環形擺輪與平游絲的組合,而其他的裝置也清楚可見。

 

擺輪與游絲的結構

擺輪與游絲是一枚機芯中,最容易觀察的零件,因為其快速擺動的特點,是機芯上速度最快的裝置,並採用外露的設計,只有自動盤可與之相提並論。由於轉動速度極快,因此擺輪軸心的上下頂端,一定會設置紅寶石並加以潤滑;在從前,即使是低階的七石、甚至是五石機芯,擺輪上下的軸心一定會分配到四石,可見得其磨損之大。

擺輪與游絲的上夾板,都是以獨立的夾板加以固定,為了加強穩定性,許多新款機芯都採用水平雙臂橋板固定於基板之上,同時也提高耐用度。擺輪與游絲在機芯中所負責的任務,即是擔任一個反作用力的角色,將走時輪系傳遞過來的能量,減緩速度並且穩定劃分間距,這就是擺輪與游絲最重要的任務。為了減低摩擦力,擺輪軸心的尾端非常的細,大約在0.05mm 至0.1mm 之間,只比頭髮粗一點,所以非常脆弱,現在擺輪軸心上下端的寶石都會設置避震器,以保護軸心防止損壞。接下來我們以朗格Cal. 941.3 機芯,來說明擺輪與游絲的基本結構。

 

▲擺輪與游絲的正面圖

游絲是一個呈現螺旋形狀的零件,中央開口電焊在游絲底座(亦稱游絲腦),尾端則以遊絲樁固定於游絲固定器。

 

▲擺輪與游絲的背面圖

在擺輪背面,可看到大小衝擊盤與月形寶石,都是固定於擺輪軸心中央,透過快慢針可以調整速度的快慢。

 

擺幅

擺輪與游絲接受來自擒縱叉傳遞的動能後開始轉動,通常一枚剛組裝好的機芯,它的擺幅應該介於270 度至310 度間,這是在上滿鍊後的狀況,多一點或少一點都是在可接受的範圍。通常在滿鍊後的測量結果,擺幅小於270 度時,對於走時的精準度就會有不良的影響。每一款機芯的擺幅都不盡相同,以筆者本身的經驗,搭載ETA Cal. 2892-A2 機芯的新錶,在上滿鍊之後,都可以達到300 ∼ 310 度左右(以面盤朝上放置的姿勢),而ETA Cal. 7750 計時機芯的擺幅也可達到同樣的標準。

但擺幅會隨著以下幾種情況而有不同的變化,首先是發條動力的多寡,因為在滿鍊時,擺幅可達到最大;但隨著發條動力的減少,擺幅可減至200 度之下,精準度自然會有所改變。因此許多自動錶,在使用者每天佩戴的情況之下,都可穩定維持在一兩秒間的誤差,這也是因為自動上鍊系統不斷穩定提供發條動能的因素。

另外一項就是機芯的出廠時間長短,一只出廠不久的機芯,如果沒有其他狀況,其擺幅數據一定可在270 度以上,但隨著時間變化,機芯上的潤滑油逐漸乾枯、變得較為黏稠,走時輪系的運轉就不如以往滑順,許多的動能在傳遞的過程中就被消耗。而在末端,擒縱叉寶石與擺輪上下的寶石,一旦缺乏潤滑,擺幅降低的情況會更加明顯,因此許多維修師傅會將擺幅的高低,作為洗油與否的判斷指標,通常滿鍊時低於220、230 度,就是該考慮洗油保養的時候。

但是部分老錶即使在洗油保養之後,也無法達到如此高的擺幅,其原因就是零件老化與金屬疲勞,在使用二、三十年之後,游絲的彈力必定會減弱,同樣的,發條的彈力也會產生同樣的金屬疲乏問題。因此,一只經常使用的老錶,即使上滿鍊或洗油保養後,擺幅同樣會減低一些。

 

▲順時針旋轉擺幅角度圖

從擺輪開始旋轉的原點計算,擺輪會順時針旋轉270 度以上,直到動力耗盡,再透過游絲的彈力,逆時針回轉。

 

▲逆時針旋轉擺幅角度圖

當擺輪回到了原點,擒縱叉傳遞的動能,使得擺輪繼續逆時針旋轉,同樣是到了270 度左右,又開始回轉。

 

震頻

所謂的震頻是指擺輪游絲震動(亦可用擺動)的頻率,也就是在每一個固定時間中,擺輪游絲重複震動的次數。以早期機芯常用的每小時震頻18,000 次為例(另一種紀錄方式為18,000vph),它每分鐘是進行18,000/60=300 次的震動,所以每秒鐘是進行300/60=5 次的震動;但是擺輪游絲左右來回震動一次(也就是兩次),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週期,因此每秒鐘是進行5/2=2.5Hz(頻率的單位),由此公式我們可以推算,每一個機芯每秒鐘進行的震動次數與頻率單位。

而早期的懷錶與腕錶都是採用每小時震頻18,000 次為主,但是後來製錶師發現提高震頻,可以間接提高準確度,而這種理由何在?主要原因在於,高震頻機芯每一次受到外力的影響,其佔有比率與所影響的時間,都低於低震頻機芯,因此縮短了擺輪與游絲不正常的運作時間,所以可提高精確度。不過這是在相同因素下的實驗結果,用於不同機芯或不同的佩戴環境下,結果當然也會不同。但是超高震頻的機芯,如果沒有使用適當材質以及潤滑保養,零件磨損率的提高,則是大家公認的結果。

 

機芯的震頻種類
機芯 ETA Cal. 6498-1 ETA Cal. 7001 OMEGA Cal. 8500 ETA Cal. 2892-A2 ZENITH El-Primero
每小時震頻 18,000 21,600 25,200 28,800 36,000
每秒震動次數 5(2.5Hz) 6(3Hz) 7(3.5Hz) 8(4Hz) 10(5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