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下的決策:歷峰集團力保價格穩定,卡地亞表明「不急著漲價」

面對美國新一波關稅政策的挑戰,一些奢侈品牌紛紛選擇直接漲價因應,但歷峰集團(Richemont Group)卻選擇了一條更謹慎的路。即便身為旗下擁有卡地亞、江詩丹頓、朗格、沛納海等頂尖品牌的巨頭企業,歷峰也不急著把壓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背後其實藏著一套細膩的市場觀察與品牌策略。


事情是這樣的⋯⋯美國原本打算對瑞士製造產品課徵高達31%的關稅,雖然後來調整為10%,但對高級手錶來說,這已經是個不小的衝擊。很多品牌面臨關稅壓力被迫調整售價,比如Swatch Group就把旗下部分高端品牌手錶價格至多提升到10%,而勞力士那邊也有動作,漲幅大約是3%,不過經銷商普遍認為這種程度的調整屬於「正常範圍」,不會真正影響銷售。

相比之下,隸屬歷峰集團的卡地亞就顯得特別不一樣,歷峰集團主席Johann Rupert在最新財報會議中坦白表示,他們不會突然大幅調漲價格,這樣做並不是出於討好消費者或是做功德之類的動機,而是精算後的商業判斷。他直言,如果價格漲得太快、太猛,就算是高端消費者,也會選擇觀望甚至轉向其他市場。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壓力,跟其他品牌一口氣調價不同,卡地亞反而選擇穩穩來,盡量維持全球價格一致,讓消費者安心也避免混亂。

而這種現象,其實目前已經陸續出現,Rupert舉例,日本近兩年日幣走弱,讓當地的鐘錶價格對外國買家來說變得更具吸引力,也因此讓不少顧客轉向日本市場購買手錶,他說得很直白:「我們需要全球一致的定價,否則人們就會飛去別的地方買。」這背後的思維很清楚:當一個品牌產品價格差異太大,消費者不但會開始貨比三家,甚至還可能讓品牌價值感打折。高端品牌很多時候講求的不單只是產品本身,而是整體的「體驗」與「尊榮感」,如果市場價格變得混亂,那種感覺就會被稀釋。


▲卡地亞沒跟風調整美國市場價格,是怕價格一漲上去,大家就不買了,或是乾脆跑去別國買,反而更難控制市場。

此外,Rupert也不忘補充一點,他發現其他競爭對手中,有些品牌反而因為漲價後遭遇了負面反應,這會讓歷峰集團的策略更顯穩健,他強調,品牌漲價不能只考慮眼前的獲利,而是要從長遠的品牌形象與顧客行為去思考。

總的來說,歷峰集團這次選擇「不急著漲價」,反映的不僅是對關稅政策的回應,更是一種對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節奏的掌握,他們希望能在變動中守住品牌信譽,穩紮穩打地去應對挑戰,而這種策略,或許也是為什麼卡地亞能在全球維持長青魅力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