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琴 Top Banner 0716-0723 桌機版
机芯形态概分

机芯形态概分

自怀表发明以来,因应内部零件如齿轮、发条盒等多依圆形轨跡循环作动的特性,使机芯与表壳外型传统上绝大部分皆围绕圆形逻辑打造。然而当20 世纪腕表逐渐兴起后,或许由于表款多数时间不再隐于表主口袋中,因此激发制表师们增添更多创意于时计造型,让表主能藉由其外貌款式的变化来获得更高的搭配灵活性,例如一○∼二○年代,一些酒桶形或长方形机芯陆续出现, 因具备新鲜观感而颇受市场喜爱,之后经歷叁○年代Art Deco 风格的盛行更让机芯的形态愈趋多元(甚至在当时由GRUEN 推出的Curvex 腕表所搭载

小秒显示设计类型

现今我们对于腕表基本走时功能的概念往往建立在时、分、秒针同轴的大叁针格局,但其实在更早期的怀表时代,因为机芯格局中代表秒数运作的四番车原本就不处在中央轴心上,所…

昼夜显示类型

昼夜显示这项功能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于制表师的蓝图裡,其被开发成型的契机或许可与1881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子午线会议有关,当时根据会议确立了以英国格林威治天文…

计时码表进阶功能

计时码表进阶功能

本讲座在第叁十一回时,曾针对计时功能搭配特殊刻度延伸出不同用途的设计进行介绍,当时剖析的对象是以常见能计量单一人次或物体运动时间的计时机制为主(亦即操作计时功能时都需按照啟动- 停止- 归零的规律循环进行),而此次锁定的「进阶」计时码表则是在机芯结构上拥有或多或少的调整或改变,与传统印象的计时功能相较,其对于特定计时用途所具备的操作便利性往往更佳。在这类强化版的计时功能中,有些是源自怀表时期就已出现的发明(如飞返与双秒追针),此外还有部分更富新鲜感的计时功能则是在近代因为各类体育赛事的需求而产生

全日历显示装置

全日历功能手表又称为叁历表,因为可完整地显示出日期、星期以及月份;日历、星期显示功能分别于1945年及1956年问世,亦有加上二○年代出现于PP万年历上的月相功…

万年历显示装置

万年历功能由于构造复杂,透过四年历系统运转与其他的辅助轮系与推桿,就能规律地在每4年一闰来显示2月29日。鐘表的歷史自十五世纪末,制表师便为了小巧化时鐘方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