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关税下的决策:历峰集团力保价格稳定,卡地亚表明「不急着涨价」

面对美国新一波关税政策的挑战,一些奢侈品牌纷纷选择直接涨价因应,但历峰集团(Richemont Group)却选择了一条更谨慎的路。即便身为旗下拥有卡地亚、江诗丹顿、朗格、沛纳海等顶尖品牌的巨头企业,历峰也不急着把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背后其实藏着一套细腻的市场观察与品牌策略。


事情是这样的⋯⋯美国原本打算对瑞士制造产品课徵高达31%的关税,虽然后来调整为10%,但对高级手表来说,这已经是个不小的冲击。很多品牌面临关税压力被迫调整售价,比如Swatch Group就把旗下部分高端品牌手表价格至多提升到10%,而劳力士那边也有动作,涨幅大约是3%,不过经销商普遍认为这种程度的调整属于「正常范围」,不会真正影响销售。

相比之下,隶属历峰集团的卡地亚就显得特别不一样,历峰集团主席Johann Rupert在最新财报会议中坦白表示,他们不会突然大幅调涨价格,这样做并不是出于讨好消费者或是做功德之类的动机,而是精算后的商业判断。他直言,如果价格涨得太快、太猛,就算是高端消费者,也会选择观望甚至转向其他市场。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压力,跟其他品牌一口气调价不同,卡地亚反而选择稳稳来,尽量维持全球价格一致,让消费者安心也避免混乱。

而这种现象,其实目前已经陆续出现,Rupert举例,日本近两年日币走弱,让当地的钟表价格对外国买家来说变得更具吸引力,也因此让不少顾客转向日本市场购买手表,他说得很直白:「我们需要全球一致的定价,否则人们就会飞去别的地方买。」这背后的思维很清楚:当一个品牌产品价格差异太大,消费者不但会开始货比三家,甚至还可能让品牌价值感打折。高端品牌很多时候讲求的不单只是产品本身,而是整体的「体验」与「尊荣感」,如果市场价格变得混乱,那种感觉就会被稀释。


▲卡地亚没跟风调整美国市场价格,是怕价格一涨上去,大家就不买了,或是乾脆跑去别国买,反而更难控制市场。

此外,Rupert也不忘补充一点,他发现其他竞争对手中,有些品牌反而因为涨价后遭遇了负面反应,这会让历峰集团的策略更显稳健,他强调,品牌涨价不能只考虑眼前的获利,而是要从长远的品牌形象与顾客行为去思考。

总的来说,历峰集团这次选择「不急着涨价」,反映的不仅是对关税政策的回应,更是一种对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节奏的掌握,他们希望能在变动中守住品牌信誉,稳扎稳打地去应对挑战,而这种策略,或许也是为什麼卡地亚能在全球维持长青魅力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