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飛輪形制概覽(上)

無論對機械錶有無研究,每每提及陀飛輪這項設計總是讓人眼睛一亮,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連歌手陳奕迅都曾將其化為歌名大肆歌頌,即使歌詞內容與陀飛輪的精妙無甚關連,但從中亦多少能看出此裝置之於時計的代表性。陀飛輪的概念最早由寶璣大師所提出,在18、19 世紀之交的當時,人們佩戴懷錶的方式通常是將之放入衣物口袋,只有在需要辨時的時候才會拿出使用,也就是說懷錶常處在一個垂直的位置不動,因此懷錶的機芯零件會受地心引力牽引,再加上每枚零件的重量殊異,此消彼長之下對控制時計走時速率的擺輪產生影響,進而反應在懷錶較明顯的走時誤差上;為了有效改善懷錶此一缺點,寶璣大師遂發明了陀飛輪裝置。

簡單來說,即將擒縱結構設置在一個框架內,並繞行擺輪軸心進行360°的旋轉,藉著陀飛輪組件不停旋轉的特性,使機芯零件得以均化補償地心引力所形成的走時誤差。不過邁入腕錶時代後,由於人們佩戴腕錶常處在隨手腕活動的動態轉換,實質上對陀飛輪的實用需求性已大幅降低,但是其不論在製錶工藝的難度水準甚至是視覺上的躍動美感,均是陀飛輪魅力歷久彌新的箇中要素。而在陀飛輪誕生至今200 餘年的歲月中,錶壇在此盡情揮灑創意所蛻變出的多元形態,透過以下概略分類將帶您更了解其精彩內涵。

 

 

▲寶璣大師首創陀飛輪

寶璣大師於1795 年研發陀飛輪裝置,並在1801 年正式取得專利,成為提升時計精準度的經典設計。

 

 

傳統陀飛輪

傳統陀飛輪設計由寶璣大師所確立,也就是將馬式擒縱結構的重要組成元素如擒縱輪、擒縱叉、游絲、擺輪以及夾板等固定在同一座框架內,且此框架軸心與擺輪同軸,並持續進行自轉運作;陀飛輪運轉時的速率最主流的設定便是1 分鐘/圈,但也有一些特例像是百達翡麗出產過50 秒一圈的陀飛輪,或是如寶璣本身及OMEGA 曾分別推出轉速為5 分鐘與7 分鐘的陀飛輪變體,純粹就理論上來看,其實陀飛輪的速度不宜過慢,如果轉速設定超過10 分鐘以上,試想當腕錶隨佩戴者手部活動時,陀飛輪組件還緩緩地近乎在原地停留,則陀飛輪就會淪於虛設般實質效能有限。傳統陀飛輪在結構設計上為求穩固堅實,錶廠通常都會在框架頂層接近面盤的部分設置固定橋板,使得陀飛輪即使鏤空程度高,也還能保有一定的支撐強度,而通常陀飛輪橋板又是一項可供錶廠大作文章的細節,由此雕塑腕錶的個性與識別度。

 

 

▲朗格'14年陀飛輪作品

這只1815 陀飛輪是朗格旗下少見將陀飛輪裝置置於面盤的案例,其框架橋板採用簡約的橫樑。

 

▲江詩丹頓'14年陀飛輪作品

VC 近期新推的Malte陀飛輪屬傳統設計,其略帶針錐型的橋板與馬爾他十字型框架搭配得宜。

 

▲寶璣'14年陀飛輪作品

Classique萬年曆陀飛輪面盤下半的鏤空範圍廣大,使雙邊呈五角箭頭型的固定橋板作用更形突顯。

 

▲芝柏'14年陀飛輪作品

三金橋沿發條盒、中心輪到陀飛輪均各被一枚橋板所覆蓋,'14 年採新搭橋方式更強化錶款立體感。

 

 

卡羅素裝置

Karrusel卡羅素裝置具有與陀飛輪相同的設計出發點,並在1894 年由定居英國的丹麥籍製錶師Bonniksen所發明,"Karrusel" 意為旋轉木馬,追本溯源就是發明者為了形容擒縱調速系統運轉的動態而定名。在一般對卡羅素的認知裡,除了它是「平民版」的陀飛輪之外,卡羅素的擺輪軸心與旋轉框架不在同一軸線上、屬於偏心設計,而卡羅素常見的自轉週期則是將近1 小時的52.5 分鐘,結構上較之陀飛輪精簡、反應在錶款的價格上也容易入手得多。不過前述關於卡羅素的特徵重點僅是比較廣為人接受的說法,實際上卡羅素或陀飛輪從來就不存在一個明確標準的定義,因此將之視為陀飛輪的一種變化形態,或許會比吹毛求疵地執意去區別兩者的楚河漢界更具意義。今日錶壇的卡羅素作品其實相當有限,其中又以寶鉑較常推出這類設計,但是其對於卡羅素的詮釋是否符合傳統觀點,又存在見仁見智的討論空間。

 

 

▲寶鉑復興卡羅素裝置

卡羅素在現代腕錶上較少見,不過寶鉑在2008 年重新復興此一設計,並將旋轉週期改良為1 分鐘。

 

▲寶鉑一分鐘卡羅素

'08年寶鉑推出的卡羅素腕錶,除了縮短旋轉週期,其採用同軸式框架也與傳統觀點的卡羅素不同。

 

▲寶鉑'14年卡羅素作品

繼'13 年兩款令人印象深刻的卡羅素進階作品,'14年寶鉑再將卡羅素裝置結合月相顯示一新耳目。

 

▲雅典卡羅素作品

雅典亦曾經於腕錶上重現卡羅素裝置,此款則是Freak系列融匯卡羅素與陀飛輪結構的少見形態。

 

 

飛行陀飛輪

陀飛輪發展到了一定成熟期,製錶師們也開始出現不同的改造創意,如約莫在1930 年代前後,當時在德國Glashütte鐘錶學校任職的製錶名師AlferdHelwig便首度在教學模型上落實一種由傳統陀飛輪衍生的新設計,其雖同採擺輪與旋轉框架同軸運作的模式,但卻捨棄頂層橋板組件,而改從陀飛輪底部進行固定工程,少了橋板的視覺屏障後,陀飛輪框架彷彿懸浮在面盤上,成為此種被稱為飛行陀飛輪設計的濫觴。飛行陀飛輪的特色除了視感上更佳的穿透性,其多少也能降低機芯組件的重量負荷,卻也因此往往伴隨結構穩定性的疑慮,為錶廠在推出此類作品時所必需克服的一大技術關卡。話說回來,飛行陀飛輪的懸浮效果也間接影響了陀飛輪框架的設計,愈是特別的造型愈能吸引人們注目,尤其有些品牌更會將其融入自身識別意象(例如卡地亞或伯爵作品可見"C" 字與"P" 字造型),賦予飛行陀飛輪旋轉動態更美型的基礎。

 

 

▲寶格麗'14年飛行陀飛輪作品

2014 年寶格麗一鳴驚人的OctoFinissimo陀飛輪薄度驚人,結構上也採飛行陀飛輪以盡可能壓縮空間。

 

▲卡地亞'14年飛行陀飛輪作品

卡地亞旗下陀飛輪多數不採用頂層橋板加以固定,使得陀飛輪框架上的C字型更能直接映入眼簾。

 

▲伯爵'14年飛行陀飛輪作品

伯爵也善加利用陀飛輪框架,融入象徵品牌的P 字造型,其穿透效果更是徹底。

 

▲羅杰杜彼'14年飛行陀飛輪作品

羅杰杜彼旗下的飛行陀飛輪具有凱爾特十字的框架外型,簡單俐落又互相對應,運轉時美感乍洩。

 

相關文章:
陀飛輪形制概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