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YSSE NARDIN最新推出的Blast自由之輪德國銀陀飛輪,是一款充滿衝擊力的作品,它僅僅限量發行50只,不僅展現雅典錶對機械創新的企圖心與深厚工藝底蘊,更以一種幾近科幻的方式,重新詮釋了何謂現代高級鐘錶的極致樣貌。
這款新作的創意核心,圍繞著一個猶如漂浮在空中的「飛行」機芯,透過一體成型的穹頂式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整枚機芯完全暴露於視野之下。從正面到側邊,佩戴者幾乎可以360度無死角地觀察機械結構的每一個動作,藍寶石玻璃邊緣略為下凹,加上高透光度與光影折射的效果,讓整體觀感宛如懸浮於半空的現代藝術。
▲穹頂式Ultra-Glass錶鏡全透明設計,完整展露機芯與懸浮裝置,側邊視角同樣清晰,營造全方位360度鑑賞體驗,彷彿凝視一座懸空的機械雕塑。
搭配這樣大膽設計的是45mm的白金錶殼,錶殼經由雷射雕刻處理,展現出立體而充滿張力的倒角與線條,再經過緞面與拋光交錯修飾,呼應Blast系列一貫的幾何雕塑感與強悍動感,帶來極具辨識度的視覺張力。
在所有高科技配置之間,ULYSSE NARDIN精心加入一抹古典氣質,原來它的機芯機板、底板材質都採用德國銀(Maillechort)製作,這種由銅、鋅與鎳組成的傳統合金,不僅具備天然銀白光澤與細緻紋理,還能隨時間產生獨特氧化層,呈現個性化色澤,然而它不易加工帶來的工藝挑戰性,歷來僅應用於高階機芯與音響樂器之中,象徵著錶廠對材質工藝的極致追求。
▲面盤採德國銀打造,帶有細緻粒紋與溫潤色澤,懸浮零件構成立體層次,古典質感與未來感在此交會,展現極具張力的視覺平衡。
手錶內部搭載的是雅典錶自行研發的「飛行」機芯,研製時間橫跨兩年,技術密度可謂驚人,最先吸引目光的,是位於面盤側12點鐘方向的飛行式雙發條盒系統,兩組發條盒之間以隱形結構連接,一明一暗,似乎懸浮在機芯上方,這組設計除了帶來獨特視覺效果,也提供長達七日的動力儲存,滿足長時間佩戴需求。
▲UN-176機芯結構採全「飛行」配置,零件宛如懸浮於空中,對位置精度要求極高,組裝難度遠超常規機芯,堪稱頂級製錶工藝挑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動力儲存顯示裝置,它不是靠著傳統的轉動指針設計判讀,而是讓三條金屬條紋的轉盤移動,靜止的指針下方顯示目前狀態:三條帶滿為滿鍊,一條則提示接近空鍊需替手錶上鍊,這樣的視覺語言不只新穎,也相當直覺易懂。
機芯另一大看點則是6點鐘方向的飛行陀飛輪,它還融合了雅典錨式恆定動力擒縱裝置,這套系統使用了極輕量、超高彈性的矽材質,以雙彈簧架構實現穩定能量輸出,無論動力儲存多寡,擺輪依舊維持穩定振幅。這項技術曾替品牌贏得2015年日內瓦高級鐘錶大賞「最佳陀飛輪手錶」的殊榮,足見其重要地位,即使在那之後已過了十年,其有助於強化手錶精準度的實質作用仍絲毫未遜色。
▲矽材質飛行陀飛輪與恆定動力擒縱整合於一,透過彈性懸吊機制維持穩定輸出,確保擺輪等速擺動,大幅提升走時精準與耐用性。
此外,手錶背面也延續了開放式設計,藍寶石底蓋下可見德國銀裝飾底板,與正面機芯相呼應。錶帶則選用質感柔滑的藍色天鵝絨橡膠材質,搭配白金折疊扣,既耐用又保有高級質感,同時也兼容其他Blast陀飛輪的錶帶選擇,為佩戴者提供了個性化的搭配空間。
▲透明底蓋展現機芯背面結構,此處也有德國銀底板,呼應正面設計語言,使「活金屬」質感從內到外一氣呵成,細節更顯完整。
回顧雅典錶自1846年創立以來,其在海洋計時、創新材質與非凡機械技術上的累積,早已為其在市場建立起不可撼動的地位,從Freak奇想系列的顛覆性設計,到這只Blast自由之輪的複雜機械結構,品牌始終堅持以未來為座標,挑戰當下製錶極限,尤其新作大膽地將傳統的德國銀材質與未來感的「飛行」機芯結構相結合,透過匠心獨具的穹頂式錶鏡,呈現出令人歎為觀止的內部機械之美。
Blast自由之輪德國銀陀飛輪
18K白金材質/UN-176手動上鍊機芯/時、分顯示/陀飛輪裝置/動力儲存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錶徑45mm/限量50只/參考價:NT$ 3,8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