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陀飛輪工藝與創意之戰 路易威登Spin Time與HAUTLENCE Helix比較


相較於傳統將陀飛輪常見設於6點或9點方向的設計,「中置陀飛輪」將這枚旋轉機構移至面盤正中央,不僅讓機芯結構面臨極大挑戰,更使得時間顯示系統需全面革新,中央軸心被陀飛輪框架佔據,傳統中央時分指針無法存在,製錶師因而必須設計環繞式顯示、跳時或逆跳等替代機制。這種配置既提升觀賞趣味,又展現一種簡約卻極具張力的視覺感受,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下,路易威登與HAUTLENCE兩個風格迥異的品牌,分別透過Tambour Taiko Spin Time Flying Tourbillon與Helix Series 1,展開對中置陀飛輪的深度詮釋;一個根植旅行與奢華時尚精神,巧妙融入專利Spin Time跳時系統;另一個則代表獨立製錶精神,勇於挑戰雙逆跳與圓柱陀飛輪的極限,除了表達功能設計的演化,更是品牌哲學的競演舞台。


HAUTLENCE Helix Series 1

創立於2004年的HAUTLENCE,原本就以顛覆性設計與非傳統時間顯示而聞名,而Helix Series 1,則進一步將「時間」本身拉出慣性思維,這款手錶不是依附於指針的輪轉節奏,而是讓一個漂浮在面盤中央、像DNA一般螺旋上升的陀飛輪,成為視覺與機械的主角。Helix系列的理念很清楚:時間不是一圈一圈的重複,而是不斷進化、向上的一條螺旋,從造型、顯示機制到核心機芯,這款錶每一處細節都在傳達這樣的精神,這不只是戴在手上的險時工具,更像是一座微型建築,甚至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象徵,對那些已經習慣勞力士、愛彼等強勢品牌語言的人來說,Helix Series 1絕對會是一次全新的觀看角度。


▲電視形鈦金屬錶殼搭配無錶耳設計與弧形藍寶石鏡面,突顯開面立體設計,展現粗獷單色風格與現代人體工學。

Helix Series 1外觀延續HAUTLENCE經典的「電視形」輪廓,不過這次在比例與曲線上做了調整,更合身、也更有現代感,錶殼以五級鈦金屬打造,尺寸尺寸雖然不算小,但由於採用無錶耳設計,加上輕量化處理,即便手腕不粗的人也能穩穩駕馭。錶殼上下分層結構經過緞面與拋光的交錯處理,視覺層次感十足;錶冠上的黑色橡膠環則增添運動氣息,也強化實用性。最搶眼的是那一片曲面藍寶石水晶鏡面,不只在光線下有流動感,更像是為中央機械舞台打造的觀景窗,柔化了整體線條,讓剛硬與柔和之間取得奇妙平衡。面盤採用開面設計,垂直拉絲處理的鍍銠黃銅橋板與立體陀飛輪形成未來感強烈的對比。面盤左右各自配有逆跳小時與分鐘指針,像是兩道動態軌跡在圍繞中央核心,配色以灰銀為主調,點綴少量藍色,低調中帶著一絲不容忽視的個性。


▲中央圓柱形陀飛輪以DNA般螺旋姿態升起,塑造動態空間感,結合雙逆跳顯示,體現簡潔優雅的製錶美學。

將陀飛輪放在面盤中央可不是一時興起的設計,它是製錶技術與結構創意的高度挑戰,Helix Series 1這枚中置圓柱形陀飛輪為了能安置於位於面盤中心,HAUTLENCE捨棄傳統中央指針,改以雙逆跳設計來顯示時間,這也讓整體佈局更清爽且具有辨識度。這枚陀飛輪採用少見的圓柱形游絲結構,這種配置能更均勻地釋放動能、增強等時性,而開發與製作則由HAUTLENCE姊妹公司Precision Engineering負責,陀飛輪就像是機芯裡的一座太空艙,穩定地旋轉、漂浮,在弧形水晶鏡面下,每次轉動都像被光線放大了般迷人。這樣的設計不只是為了炫技,更是要讓人重新思考「陀飛輪」這個詞的意義,相比運用多軸或鑽石滿天飛的陀飛輪,中置式設計更直接、更純粹,也更符合當代審美中對「簡潔複雜」的追求。


▲D51自動機芯融合微型自動盤與雙逆跳系統,具65小時動能與3Hz震頻,並以簡潔打磨展現現代機械美感。

Helix Series 1 所搭載的D51機芯,是HAUTLENCE與 H. MOSER & Cie.的合作結晶,基礎來自亨利慕時的HMC 811,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出自動上鍊與雙逆跳模組,是品牌自主機芯研發能力的一次亮眼展示。這枚機芯由235 枚零件與36顆寶石構成,提供至少65小時的動力。最關鍵的升級,在於新增微型自動盤設計,讓整體機芯不但維持對稱美感,也能有效製造能量,同時中央飛行陀飛輪與圓柱形游絲仍保留亨利慕時血統的技術基因。D51機芯呈現一種刻意保留工業感的風格,機板與橋板大量使用噴砂與拉絲處理,邊緣經過倒角與拋光修飾,既有現代感又不失高級製錶工藝的基本盤,與整只錶的「粗獷主義」設計風格相呼應。視覺上可見HAUTLENCE不刻意追求矯飾華麗,而是以建構性的機械語言,鋪陳精準走時的舞台。


LOUIS VUITTON Tambour Taiko Spin Time Flying Tourbillon

從2023年重新定義的Tambour系列、到2024年改版的Escale,再到這款Tambour Taiko Spin Time Flying Tourbillon,路易威登愈來愈往複雜功能的核心圈層大步邁進,這款錶結合了LOUIS VUITTON獨家專利的Spin Time機制與視覺衝擊力十足的中置陀飛輪,用一種近乎劇場式的方式詮釋時間流動。名稱中的"Taiko"象徵日本太鼓,不只是對其Tambour鼓形錶殼的致敬,更是節奏感與時間感的完美融合。乍看面盤有如一場視覺表演,而背後支撐這一切的,是路易威登新自製機芯,它既技術細膩,又保有品牌標誌性的風格,這不是一款單純讓人讀時的錶,而是讓人「感受」時間的錶。


▲以12個旋轉方塊構成立體跳時顯示,具瞬時跳轉與雙向調校功能,結合彎曲方塊與懸浮設計,營造強烈動態感。

如果說傳統指針是時間的筆直軌道,那麼Spin Time就是讓小時數「跳」出來的魔術,LOUIS VUITTON於2009年研發出這種機制,靈感來自機場與火車站的翻頁時刻表。如今在Taiko這款旗艦之作上持續進化,面盤上圍繞中央共有 12顆方塊,每一顆都有四個面:兩面標示小時數字,另外兩面則以低調背景處理來融入面盤,當60分鐘一到,當前小時方塊會瞬間旋轉90度隱藏起來,同時下一個小時方塊同步轉動並現身,這種「雙方塊同時跳轉」的設計,不僅動作流暢,還強化了時間流轉的節奏感。最新版本的Spin Time不僅可以瞬間反應,還加入專利的馬爾他十字齒輪設計,錶主即使調整時間(前後撥動),也不會傷害機芯,這對跳時功能來說是極罕見的安全保障。此外,每一顆方塊已不再是單純正方形,而是經過精細弧面設計的枕形輪廓,頂端還鑲有拋光鉚釘,讓光影在立體幾何中流轉,這些懸浮方塊就像懸掛在空氣中,呼應Tambour錶殼那股虛實交錯的美感。


▲中置陀飛輪以Monogram花朵為框架,搭配鏡面底板反射旋轉細節,因佔據面盤軸心,採Spin Time跳時與環繞分針設計,整體佈局精巧。

Tambour Taiko Spin Time Flying Tourbillon不像傳統陀飛輪被安放在面盤下半,這款手錶把陀飛輪推到面盤最核心的位置,讓它成為時間劇場的主角。這枚陀飛輪每分鐘旋轉一圈,整體結構輕盈懸浮,搭配LOUIS VUITTON經典的Monogram花朵圖案框架,讓功能與美感完美融合,零件表面都經手工修飾,無論從正面、側面還是鏡面倒影觀看,都是一種享受。特別的是,下層的鋼板被處理成鏡面拋光,能反射陀飛輪的動態細節,創造出一種視覺上的深度與交錯感。而中置設計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讓其他顯示功能「繞過」中央陀飛輪,路易威登選擇將分鐘顯示設計成圍繞陀飛輪的指針軌跡,與Spin Time的跳時方塊完美配合,讓時間顯示在不中斷視覺焦點的同時依然清晰明確。


▲LFT ST05.01自動機芯內含283枚零件,動儲45小時,其為容納中置陀飛輪進行結構重設,配18K金自動盤,風格現代粗獷。

手錶搭載的LFT ST05.01自動機芯由位於日內瓦的La Fabrique du Temps製錶工坊打造,其共由283枚零件、40 顆寶石組成,震頻為4Hz、具備45小時動力儲存,儘管動儲在高端複雜機芯中稱不上長,但考慮到要同時驅動Spin Time系統與中置陀飛輪,這樣的續航力仍屬可圈可點。機芯橋板經微噴砂處理,邊緣與倒角則施以拋光修飾;底板上飾以細緻圓形粒紋,它在設計階段就已考慮中置陀飛輪的配置,因此傳動輪系被重新安排,並讓分鐘指針如環繞般設於陀飛輪外圍,實現機械與美學的雙重協調。至於機芯搭載的18K玫瑰金自動盤不僅為整體增添奢華質感,邊緣還刻有 LV標誌性"V"圖樣,彰顯品牌DNA,總體而言這是一枚真正能將技術、裝飾與品牌語言三位一體的現代高級機芯。


HAUTLENCE Helix Series 1

鈦金屬材質/D51自動上鍊機芯/逆跳時、逆跳分顯示/陀飛輪裝置/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100米/錶徑37x45.1mm/限量28只/參考價:NT$ 3,080,000


LOUIS VUITTON Tambour Taiko Spin Time Flying Tourbillon

18K白金材質/LFT ST05.01自動上鍊機芯/翻轉時、分顯示/陀飛輪裝置/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50米/錶徑4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