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CHERON CONSTANTIN一向是錶壇工藝與藝術並重的代表,為紀念品牌創立270週年,這次新推出的Métiers d'Art Tribute to the Celestial「致敬蒼穹」系列Constellation陀飛輪,再度展現他們如何將歷史傳承、天文智慧與裝飾美學融合為當代時計設計,江詩丹頓共發表十二款作品,每款對應一個黃道星座,既是對人類仰望星空想像的致敬,也是一場腕上藝術的具體實踐。
▲藝術大師系列Constellation陀飛輪為慶祝江詩丹頓270週年而生,結合製錶工藝與藝術表現,向十二星座與古老天文智慧致敬,展現品牌對時間哲學的深刻詮釋。
此系列創作靈感源頭可追溯至2021年江詩丹頓推出的「三問報時陀飛輪星空圖獅子座珠寶錶」,如今這項以星象為題的創作主軸進一步深化,藝術大師系列Constellation陀飛輪每一款都擁有獨立編號,限量生產,充分體現收藏層級的價值。
▲創作靈感源於2021年星空圖獅子座珠寶錶,延續其天文主題與藝術構想,將獨一無二的創作精神轉化為系列作品。
手錶採用39mm的白金錶殼,外觀線條圓潤優雅,而錶圈、錶耳與錶冠則鑲嵌總重逾3.8克拉的長階梯形切割藍寶石,在細節處即顯非凡,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寶石透過精準軌道式鑲嵌排列於無金屬隔邊或鑲爪的錶圈上,視覺效果宛如群星懸浮於錶殼邊緣,與星座主題自然呼應。
▲錶款外部零件共鑲96顆藍寶石,精準排列於錶圈、錶耳與錶冠,其中錶圈採軌道式鑲嵌工藝,綻放藍寶石純粹光芒,展現高超鑲嵌技巧。
然而真正的焦點仍在面盤,這些深藍色面盤製作過程頗為繁複,從旭日紋打磨、藍色塗層,到多層次機刻雕花,需歷經八道製作程序才得以完成,其中最大亮點是江詩丹頓研發的「位圖式機刻雕花」技法,顛覆傳統幾何重複圖樣,轉而以人手操作刻出星座圖形與星象細節,每一種圖案製作需耗時16小時,可說是工藝極限的體現。
▲白金摺疊扣鑲嵌16顆藍寶石,搭配深藍鱷魚皮錶帶,延續錶殼風格,細節中體現對整體設計一致性的堅持。
有些面盤還進一步運用了乳光處理,例如雙子、處女、射手與水瓶座款式,能在光影變化下呈現更豐富的層次,而星座中主要恆星的位置,則以明亮式切割鑽石標示,讓星象不只是圖案,更閃耀如夜空中真實的星辰。
▲江詩丹頓突破機刻工藝傳統幾何圖紋,轉為描繪星座實像的創新雕花技法,考驗工匠手工與視覺邏輯,一枚面盤需耗時16小時製作。
搭配這般藝術感外觀的,是一顆實力雄厚的心臟,亦即江詩丹頓自家研發的2160自動陀飛輪機芯,這枚機芯厚度控制得極佳,採用22K金環形自動盤設計,不僅確保80小時動力儲存,也讓機芯裝飾完全不受遮蔽,透過透明底蓋一覽無遺,而且無論馬耳他十字造型的陀飛輪框架、手工倒角、圓紋與日內瓦波紋的橋板修飾,全數達到「日內瓦印記」的嚴格標準。
▲面盤上的鑽石代表星座中最主要的星球,象徵星宿閃耀夜空的意象,呼應Constellatio一詞的語源,增添詩意與層次。
手錶配備藍色鱷魚皮錶帶與白金摺疊扣,連錶扣也細心鑲嵌藍寶石,對整體設計細節毫不鬆懈。每一款藝術大師系列Constellation陀飛輪皆僅於江詩丹頓專賣店發售,限量策略呼應其收藏導向的定位,雖然官方未公開價格,但據外媒小道消息,每只的價值已達24萬歐元(約合台幣820萬),堪稱藝術品等級。
▲手錶搭載2160自動陀飛輪機芯,22K金環型自動盤設計不遮擋視野,動儲80小時,獲日內瓦印記,修飾細膩出眾。
VACHERON CONSTANTIN行銷與創意總監Sandrine Donguy表示,這系列展現了江詩丹頓將製錶技術與美學構思並重的核心精神,也證明了藝術裝飾與機械複雜功能可以在高水準展演之下達到和諧共處的效果,Métiers d’Art藝術大師系列Constellation陀飛輪無疑是江詩丹頓繼承與創新的結晶,它將古老星象文化轉化為可佩戴的時間詩篇,對於真正的鐘錶藏家而言,就像是一份來自星辰的邀請。
Métiers d’Art藝術大師Tribute to the Celestial Constellation陀飛輪(分別有12星座)
18K白金材質/2160自動上鍊機芯/時、分、小秒顯示/陀飛輪裝置/錶圈、錶耳和錶冠鑲長階梯形切割藍寶石96顆,約重3.87克拉/錶扣鑲長階梯形切割藍寶石16顆,約重0.53克拉/機刻雕花與鑲鑽星座圖案面盤/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錶徑39mm
*圖一左起為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
圖二左起為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
圖三左起為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
圖四左起為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