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威登把1988年的未來感手錶Monterey 變成2025年的驚奇經典復刻


提到LOUIS VUITTON的製錶歷史,多數人會直覺想到2002年誕生的Tambour系列,但事實上,品牌的手錶故事早在1988年就已悄然展開。當年路易威登與義大利建築與設計大師Gae Aulenti合作,推出了LV I與LV II手錶,設計大膽前衛,甚至被美國市場暱稱為"Monterey"(此名源自"Montre"(法語手錶之意)的美式發音)。如今,這段被視為品牌製錶起點的歷史,再度以全新LOUIS VUITTON Monterey手錶的形式重生。


▲路易威登新作名稱源自早年美國客戶難以發音法語Montre,誤稱為"Monterey",此暱稱最終沿用為系列名稱。

這款新作的設計靈感來自懷錶輪廓與旅行精神,鵝卵石般的圓潤錶殼、12點鐘位置的錶冠設計,讓它在1980年代末期顯得前衛無比,路易威登這次忠實保留了這種不對稱的優雅比例,錶殼由品牌自有工坊La Fabrique des Boîtiers手工打造,拋光光潔如鏡,39mm的尺寸使其在當代手腕上顯得恰到好處,黃金材質則延續了品牌早期高級手錶的溫潤氣質。


▲靈感源自1988年的LV I(上圖)與LV II,由建築師Gae Aulenti設計,體現LV的旅行藝術精神。

設計上最大的特色,在於無錶耳的一體式結構與隱藏式快拆系統,這讓錶帶與錶殼緊密貼合,佩戴時宛如一體成形。12點鐘位置的錶冠也經過重新設計,尺寸略增,表面飾以Clou de Paris巴黎釘紋點綴,不僅呼應品牌的經典旅行箱裝飾元素,也提升了觸感與辨識度。


▲延續鵝卵石般圓潤無錶耳造型,12點鐘錶冠設計呼應懷錶比例,展現復古與現代的平衡。

進入面盤部分,Monterey以更純粹的方式表達時間,原版LV I擁有月相、世界時間、鬧鐘等多項複雜功能,而新作選擇回歸簡約,讓焦點回到工藝本身。面盤採用白色大明火琺瑯製作,這是製錶界中頗具挑戰性的技術,每一層琺瑯粉都需在800~900°C的高溫中多次燒製,僅一個小瑕疵就可能讓作品報廢。LOUIS VUITTON工坊在此基礎上,為紅、藍、黑三色刻度或數字進行多次獨立燒製與壓印,讓整體層次與飽和度達到令人驚嘆的細膩程度。


▲面盤以白色大明火琺瑯製成,經多層高溫燒製與琺瑯壓印,呈現細膩光澤與鮮明紅藍刻度。

琺瑯面盤上的紅藍雙刻度延續1988年的視覺特徵,具有強烈的圖形感,搭配紅色漆面指針與藍鋼秒針,讓經典設計以現代方式重新演繹,它的魅力不在於炫技,而在於對比例、色彩與平衡的敏銳掌握,這種審美延續讓Monterey具備一種時空交錯的美。

真正的革新藏在錶殼之內,當年的LV I、LV II乃是使用IWC石英機芯,而如今路易威登以自家工坊La Fabrique du Temps所研發的LFT MA01.02自動機芯取代,象徵品牌在製錶自主化上的重大進展。這枚機芯具備45小時動力儲存,震頻達4Hz,雖然藏於實底蓋之下,但內部修飾依舊講究:主夾板採圓紋打磨,橋板以噴砂與倒角處理,細節一絲不苟,機芯自動盤以玫瑰金製成,中央開出V形切口,既是品牌縮寫象徵,也平衡了視覺與功能性。


▲實底蓋內置LFT MA01.02自動機芯,由La Fabrique du Temps開發,擁45小時動能與精緻打磨修飾。

Monterey的設計風格讓人聯想到OUIS VUITTON行李箱的精神——結構嚴謹、比例精準、細節豐富,黑色小牛皮錶帶透過單圈設計緊貼手腕,配上金質針扣,整體風格低調卻極具辨識度,至於手錶那全球限量188只的發行數量,也巧妙呼應1988年的誕生年份。

路易威登這只新錶不只是復刻,它以製錶的脈絡重新講述旅行的浪漫,讓1988年的創意精神與2025年的製作水準在此相遇,證明品牌的製錶之路,早已不是新篇章的開端,而是一場持續不斷、愈趨成熟的旅程。


Monterey手錶

18K黃金材質/LFT MA01.02自動上鍊機芯/時、分、秒顯示/大明火琺瑯面盤/藍寶石水晶鏡面/防水50米/錶徑39mm/限量188只/參考價:NT$ 1,8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