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精準!BOVET用超狂「雕刻工藝」把時間變成藝術收藏

在瑞士侏羅山區的一座山谷裡,BOVET播威這家創立於1822年的鐘錶品牌,持續用自己的節奏說話。他們家不是那種四處高調宣傳的品牌,反而更像一位靜靜雕琢細節的工藝師,把心力都放在製錶這件事上,在現任品牌擁有者Pascal Raffy堅持下,BOVET至今仍維持近乎全面自製的模式,從機芯、指針到錶殼甚至擒縱系統,幾乎都由自家製錶師完成。


雕刻工藝一直以來都是BOVET製錶的一大特色,從19世紀開始,播威就在時計創作中融入繁複的裝飾工藝,其中像是靈感來自古希臘藤蔓花卉的Fleurisanne雕紋,或是碎玻璃紋理效果的Bris de Verre圖案等,都是品牌引以為傲的手工技法。這些雕花絕不是按個模板機器就能雕出來的,而是一筆一刀純手工完成,出錯就得整個重來。通常一枚錶殼或橋板的雕刻工序,往往需要耗時數百小時,這種「慢工」姿態,在當今追求效率為上的產業環境中,其實格外少見。


▲BOVET擁有獨家的雕刻工藝,像是Fleurisanne和光芒紋,全都由資深工藝師以手工完成,細節精緻,展現百年傳承的工藝底蘊。

播威自家的雕刻工坊位於瑞士伯恩邦的特拉姆朗(Tramelan),此處靜靜守護著傳承逾兩世紀的工藝精髓,也因此他們的時計不時會散發吸引人的藝術氣息,甚至作品的雕刻工藝還可以應錶主需求進行個人化設計與客製化,例如為倫敦OWO Residences豪宅或勞斯萊斯打造的專屬時計,無論雕刻、特殊配色、琺瑯微型彩繪或鑲嵌細工,BOVET都能按照個人獨特需求來量身打造。


▲要專屬圖騰或獨特配色?播威精心提供客製雕刻服務,讓手錶從外觀到細節都能量身打造、獨一無二。

除了用心傳承傳統工藝,BOVET近年也持續嘗試技術創新,例如新近發表的Récital 30世界時間手錶,歷時六年研發,最特別的地方是解決了過去夏令時間調整不便的問題,這款錶設計核心在於由26個滾軸組成的世界時間系統,每個滾軸具備四個位置,能對應全年不同的時間基準,包括特別考量印度新德里那種僅30分鐘時差的地區,而它的整體操作也算簡單,透過兩個按把就能快速切換城市或小時時間,方便長期往返多地的使用者。

另一款值得注意的是Récital 27三地時間手錶,它不只講求實用性,也在設計上呼應播威的歷史,其三個時區的設計正是要向BOVET早期在瑞士、倫敦與中國的商業活動致敬。這款錶沒有使用他們過去常見的鏤空設計,而是回歸較樸實的「蓮花」圖案機刻雕花主視覺,讓整體更清楚易讀且富有視覺魅力,令人驚豔的是,手錶每個時區也都會加上日夜指示器與可客製的城市名稱,對使用者來說彈性相當高。


▲Récital 12 36mm手錶錶背的鍍金細節靈感來自14世紀古堡中的傳家懷錶,低調又精緻,堪比高級訂製服內才看得到的巧思。

至於比較偏向女性市場的Récital 12 36mm手錶同樣很有料,播威試圖用輕盈的方式詮釋高級製錶,這款以不鏽鋼材質打造,搭配鑽石錶圈,有著綠松石色或覆盆子紅色漆面機刻雕花面盤堆砌的亮眼外型,面盤上還有「蓮花」造型的指針設計,也讓它帶有一點詩意,BOVET甚至設計出鍊帶快拆機制,賦予佩戴和穿搭時的靈活性。這款錶的錶背鍍金工藝靈感來自品牌珍藏的傳家懷錶,低調展現深厚歷史底蘊,內部自動上鍊機芯能提供42小時動能。


▲BOVET強調用200年手工技藝打造獨一無二名錶,收藏家前往台北老爺高登鐘錶即可親眼欣賞實錶的精緻度。

BOVET一直以來都不特別追求市場熱度,反而更在乎自家作品是否能在藝術性與實用性之間找到平衡點,因此無論是手工雕刻、月相顯示,還是三地時間這類複雜功能,他們的作法都是以細緻工藝為起點,搭配可長時間佩戴的結構設計,展現出一種「時計也是收藏級藝術品」的品牌理念。總之BOVET致力於讓每一款手錶能在細節裡展現長年累積的技藝。這種對製錶傳統的堅持,也許不是最容易被大眾快速理解的路線,但它確實提供了一種讓高級鐘錶回歸初心的可能性,市場上能認同這種精神的人也是愈來愈多了。


Récital 30世界時間手錶

鈦合金材質/R30-70-001自動上鍊機芯/時、分、第二分鐘顯示/世界時區顯示/日夜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錶徑42mm


Récital 27三地時間手錶

18K玫瑰金材質/13DM04-3FPL手動上鍊機芯/時、分顯示/第二地、第三地時間顯示/日夜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錶徑46.3mm


Récital 12 36mm手錶

不鏽鋼材質/11BA15自動上鍊機芯/時、分顯示/覆盆子紅或綠松石色漆面機刻雕花面盤/錶圈鑲鑽56顆,約重1.08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