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佩戴智能錶可能溫度升高導致燙傷或大型水泡

有時看到一些陶瓷錶殼的手錶,透明底蓋邊緣會另外採用鈦金屬,因為錶廠想要借重鈦金屬的親膚性來降低佩戴者過敏的機率;也有的人如果整天戴著不鏽鋼手錶,戴完後手腕會有一些輕微紅腫,這可能就表示手腕對於錶殼的金屬產生過敏反應,通常我們會覺得過敏這種事只要擦點藥、隔幾天不戴錶就好,不過有些人的情況可能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Source:The Mac Observer

最近《三立新聞網》、《TVBS新聞網》等陸續接獲民眾或皮膚科醫師反應,他們個人本身或醫師接觸到的個案中,有人就疑似因戴了智能錶,導致手腕部分出現如燙傷般的紅腫疤痕或是大小如花生甚至葡萄般的巨大水泡,對於生活乃至個案外觀造成不便和影響。

今時今日因為智慧型手機佔據了我們生活的很大部分,想看時間,手機拿起來點一下就有,因此佩戴傳統機械錶或石英錶的人往往也只會在外出時戴在手上,回到家中就會習慣把手錶脫下來,並不會特別依賴手錶看時間;倒是近年智能錶因為陸續開發出愈來愈強大的生理監測功能(如偵測心率、體溫、血氧和睡眠情況等),這讓有些智能錶錶主戴手錶的時間拉長了,就連睡覺也要戴著錶,也因此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皮膚過敏症狀。


▲國外錶友戴了智能錶之後,手腕產生紅腫反應。Source:MacRumors Forums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有民眾買了智能錶戴了一年多發現手腕出現猶如手錶烙印痕跡的紅腫情況,經皮膚科醫師診斷為燙傷,研判可能是手錶發熱又跟皮膚長期接觸,形成所謂「低溫燙傷」的情況,由於這種情況的痛感不會很強烈,佩戴者常可能忽略以為是小小過敏,結果持續戴錶的下場就是皮膚問題變得嚴重。


▲國內有人因長期佩戴智能錶,導致手錶出現大小不一的水泡,看起來非常驚悚。Source:趙昭明醫師

無獨有偶,《三立新聞網》也報導了類似的案例,不過這位案例的情況更驚人,因為他的手腕上竟長出大小顆粒分明的水泡,看起來令人怵目驚心。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指出,各類手錶可能會使用的材質成分如鎳、鉻或塑膠等,若長期與皮膚接觸有可能導致「接觸性皮膚炎」,若遇到這種情況建議趕快將手錶取下,讓皮膚獲得放鬆休息。接觸性皮膚炎依據程度輕重可分成輕、中、重度等三級,一般輕度症狀為皮膚變紅、中度則是皮膚紅腫且發癢,至於像前述案例產生水泡情況的症狀則已經屬於重度情況。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外科副主任黃毓惠補充說明,若已經發現有類似接觸性皮膚炎症狀還是持續佩戴手錶,皮膚可能會開始惡化長疹子或水泡,如果當事人因為覺得癢又伸手去抓導致破皮,還可能會產生細菌感染的風險,雖然盡快就醫治療有助於緩解與復原,但在傷口結痂過程中因黑色素沉澱產生的疤痕,往往會需要半年以上時間才會慢慢消失,所以一旦發現手腕有疑似過敏不適的現象,及早就醫治療,才不會像本文提到的幾位個案,產生被手錶燙印或腫如葡萄般的大型水泡,造成生活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