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回到过去的亲切感 IWC Ingenieur自动表

长久以来IWC万国表更新产品的週期都是一年锁定一个系列,虽然偶有例外但大致上依循这个模式,不过2017年真的算是推了两个系列了,除了年头在S.I.H.H.上发表的新一代达文西之外,三月的时候又「正式」推出了新版的工程师。

▲新版的外装造型比起上一代是来得简单多了,不过在若干小地方仍然看得到繁复精致的线条,比如说它的指针和时标就很有立体感。另外秒针末端的小箭头也是个讨喜的细节。

评点一:告别旧时代回到更早的立足点
强调「正式」是因为这一版的工程师早在前一年就已经亮相过了,当时是在于英国举办的Goodwood古董车集会上以限定版的形式推出了三款计时码表,有别于线条繁复的Gerald Genta版本,这一式三款採用了更接近早期工程师的圆形表壳,当时就被大家预测是下一代工程师的基础造型;在两种版本并行了一年后,2017年同样是在Goodwood集会期间,IWC正式更新了工程师系列,新款包括了三针、两种计时码表和一款数位计时万年历全部採用新版的圆形表壳,通行超过四十年的Gerald Genta版本到此终于退下了舞台。虽然在台湾玩老IWC的人不算多,但在这批玩家眼中1950、1960年代的圆壳工程师可能比Gerald Genta版来得更有亲切感,是以新版的圆形表壳应该自有它的市场。

▲表耳部分大概是新版外装最大亮点,表耳跟中壳的连接处内切一个角度,内侧则修成了曲线,凡此都增加成型的难度,另外此处从拋光到髮丝纹几种表面处理的变化也很妥贴。

评点二:工程师系列不一定等于抗磁性能
回溯工程师系列最早的定位乃是「民用版的飞行员系列」,而当时飞行员系列机能上最大的特色就是抗磁,因此几十年来我们对工程师的印象就是「IWC的抗磁表」。但其实从工程师上一次更新(2013年)以后就已经有不少款式取消了抗磁功能,当时IWC做出这个决定有一部份应该是为了做透明底盖秀出机芯,虽然跟长期以来大家对工程师的认知产生了落差,但回归到那个时候他们想要将工程师转型成奢华运动表的策略这样的判断其实很合理。这一代的工程师同样不再强调抗磁,现行的四种款式当中只有搭载89361机芯的计时款有标榜抗磁,设计上也特地将6点鐘的小秒针做成了闪电造型,但像这次介绍的三针款就没提到这点。

▲无论抗磁与否,IWC的通用机芯款向来採用实底盖。在IWC的内部型号中,30系是以ETA 2892为基底,35系则是以SW300为基底,而从2017年开始搭载35系的款式大幅增加。

评点三:以通用机芯降低入手门槛
IWC从2011年开始导入Sellita的通用机芯,几年下来始终只有搭载在Portofino系列,不过从2017年开始使用Sellita机芯的款式大幅增加,除了新版达文西的三针,包括这款工程师三针、甚至是部分马克18的特殊款都陆续导入了Sellita的机种;事实上IWC从2008~2009年左右就开始评估採用Sellita的可行性了,不过当时他们的品质还没拉上来,所以IWC主动投入资源协助改良,今天Sellita的品质能有长足的进步说来也有IWC的功劳,因此现在大规模引进其实是他们长期努力的结果,品质方面应该无需过虑。

工程师自动腕表
IW357001/不锈钢材质/35111自动上鍊机芯/时、分、秒、日期显示/蓝宝石水晶镜面/防水120米/表径40mm/参考价:NT$ 153,000


▲如果你想入手:
IWC各系列的入门款其实也都是差不多的价位,机芯以通用机芯为主,所以在做选择时,基本上就看你想要的是哪个系列的风格。新版的工程师看上去多了点古典的韵味,设计显得中规中矩(甚至连底盖也很朴素),不过如果只是日常佩戴,这样的规格也已经够用,如果有进一步尝试去了解工程师系列的来龙去脉,对这只表的感觉也会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