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抗磁功能类型介绍

鐘表发展早期人们对走时误差的容许度相对宽容,但随着一些关键改革如游丝发明、摆轮材质改良等,让时计准确度逐渐缩减至秒的细密度。而要让鐘表能够如实且规律地捕捉时光步伐,除了直接由表款内在如提升摆轮震频着手,其实也需主动防范外来的影响因子,像是磁力作用便是表坛几世纪发展下来所面对的主要课题之一,因鐘表结构多半仰赖大量金属零件组成,若不小心着磁有可能影响机芯运作,像是游丝若受磁造成彼此吸黏,会导致其收缩幅度变小,后续将造成走时速度偏快的现象,且若没有请专人进行消磁处理,情况亦不会自动改善,这正是为何需研发Anti-Magnetic 抗磁功能的原因之一。

现代的腕表由于材质、结构设计等已有长足进步,普遍的抗磁水准比起早期腕表或是怀表自然强上许多,但不可忽略的是现今的科技化社会其实也替我们带来更多接触磁性作用的机会,生活中举凡音响、冰箱、电脑与手机等都是产生电磁辐射的来源,因此腕表抗磁性的进化实际上也是时代演变下的必然情况。目前各表厂所标榜的抗磁功能有一个基础门槛,依据ISO 764 对于机械腕表抗磁的定义为:表款于接近4800A/m(或约等于60 Gauss)的磁场后能够继续运作,且每天误差不得超过30 秒,即符合抗磁表定义;至于因应抗磁目的而衍生的腕表形式,则可大略分成以下叁种类型。

 

▲与日俱增的抗磁重要性

图为叁○年代品牌宣传抗磁功能腕表的海报,因生活中有愈来愈多的磁力源,故抗磁性渐受重视。

 

以高传导材质裹覆机芯

提到抗磁功能中属于广泛应用,技术层面执行起来较为容易、成本也相对较低的作法就是于机芯外部覆盖能够迅速导磁的材料,表厂通常会在面盘下方、机芯侧边以及底盖之下分别装置由软铁(纯铁Fe)制成的软铁盖和软铁环,在表壳与机芯中间形成一道完整的防护网,当腕表接触到外界较强烈的磁力场时,大部份的磁力线将会透过这一表壳之下的软铁层传导出去,且不会积聚剩磁渗透到机芯内层,由此达到抗磁的效用。

使用软铁抗磁层的腕表特色在于因为有了中介物质的加入,最直接的影响便表现在表壳体积与表款重量上;不过如前所述,若从制作成本经济性的角度考量,则牺牲一点表款的轻薄度对表厂来说绝对值得。知名例子如IWC早在二十世纪初期为了替飞行员解决恼人的机舱电磁辐射问题,便设计出一款具有软铁内层的B-Uhr 飞行表,成为日后採用相同设计表款的滥觴。

 

▲示范机种-IWC

图中可以看见拆卸底盖后的表款内部,于面盘下方及机芯周围覆有黑色的软铁保护设计。

 

▲示范机种-江诗丹顿
Overseas 为品牌着名抗磁作品,在其鐫刻有细致帆船图腾的底盖下,同样具有叁件式软铁抗磁层。
 
▲示范机种-ROLEX

劳力士选择顺磁性合金作为表壳的导磁装置,其中抗磁盖上刻有"B" 字记号则是代表着磁量密度。

 

▲SINN的抗磁策略

军用风格浓厚的SINN 对于抗磁议题也颇为注重,以软铁包覆的设计可以有效抵抗磁力作用。

 

研发抗磁材质组成机芯

制表师们针对抗磁目标所进行的努力尚包括由机芯内部结构的材质改良来完成,而且是在怀表时代即已展开。不过所谓机芯改良并非指将抗磁材质广泛运用于全部机芯组件上,主要是挑选重点予以强化,例如擒纵系统或是发条等部份。

传统上应用在这些机芯零件的钢材因为导磁性高,所以寻找与研发替代的材质成为抗磁的另一种手段;20 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达让表厂也有愈来愈多的抗磁物料可以选用来制作机芯重要结构,像是由鈹与青铜组成的Glucydur合金、以铁、铬、镍与碳合成的Invar,或铁、铬、镍、鈹和鈦组成的Nivarox 合金⋯⋯等,都是现今常见作为擒纵系统的抗磁材质,此外也有一些新兴的非金属元素像是硅或是雅典以硅加上人造钻石所研制的DIAMonSIL 材质等,对于抗磁也都能产生显着功效。不过相对于使用软铁抗磁外罩而言,研发使用抗磁的机芯材质在成本上自然会提高许多。

 

▲百达翡丽打造硅质擒纵
PP于'11 年推出的机芯新作31-260 装配有Pulsomax®擒纵器与Spiromax®游丝,皆以硅材质所打造。
 
▲雅典DIAMonSIL擒纵

雅典与瑞士硅晶体生产商SIGATEC 合作开发的DIAMonSIL 材质,为品牌解决磁力影响的一大利器。

 

▲劳力士独门游丝
ROLEX集合铁、铬、镍等元素整合开发的Parachrom材质常用以制作游丝,呈蓝色外观。
 
▲精工Spron 610合金

精工的9S64 机芯在擒纵结构中採用品牌自行研发的Spron 610 抗磁合金来制作游丝。

 

裡应外合的抗磁策略

与其他腕表功能一样,还是有少数品牌会为了追求「极致化」的抗磁效果而不惜投入大量的资源,只为开发出能几乎不受磁力影响的作品。然而既然单靠前述两种方式各有其效果的极限,那麼同时使用抗磁材质的机芯与覆盖软铁层的作法,便是现今眾表厂在追求高抗磁功能时所祭出的一项妙招。

其中IWC 旗下的Mark 系列在一九四○年代推出的Mark XI 即以能抑制反磁性的Durochrom 合金制作部份擒纵零件,再搭配软铁外罩可达到80000 A /m 程度的抗磁效果,品牌随后开展的Ingenieur 系列也延续其在抗磁性上的杰出成就。至于Rolex 的Milgauss 腕表顾名思义乃是因其具备抵抗Mille+Gauss(即1000 高斯,也约略等于80000 A /m)的能力,其以品牌独家的Parachrom 游丝先为擒纵打好抗磁基础,再从机芯上、下与周边加覆软铁。无独有偶OMEGA 的Railmaster 腕表也是在抗磁机芯外部另外採用以鉬金属打造的防护层以提高抗磁特性。

 

▲IWC-马克系列
IWC早期为了因应英国空军使用需求而创制Mark系列,并以强大的抗磁功能塑造特色。
 
▲劳力士Milgauss系列
劳力士于五、六○年代大力研发抗磁功能,如Milgauss 便以远高于标准的80000 A /m抗磁性闻名。
 
▲IWC- 工程师系列
IWC 延续马克十一的抗磁设计而又开发出Ingenieur系列,成为业界抗磁腕表的代表作品。
 
▲OMEGA-Railmaster系列
欧米茄的Railmaster 腕表乃是採用较罕见的鉬金属合金导磁外罩,作为内部抗磁机芯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