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 Top Banner 0709-0716 桌機版

2025高级手表保值榜单揭晓!告别炒作年代,哪些表款最抗跌保值?

这几年,高级手表市场的价格与线有点像在坐云霄飞车,从疫情期间的价格暴涨、炒家哄抬,到如今绝大多数款式都得打折求售,市场似乎终于走出过热期,2025年揭晓一份最新的名表保值性榜单,正好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逐渐回归常态的钟表世界。


▲Source:Avi & Co.

大多数手表都有打折空间,保值不再是常态

根据高级手表市场调查研究机构WatchCharts与「大摩」摩根士丹利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市场上有高达90%以上的高级手表款式,二级市场价格都已低于官方建议零售价,这表示,绝大部分表主若想转售爱表,可能得面对「赔钱」的现实。虽然这听来残酷,但对于真正的爱表人而言,其实反而是更健康、更真实的市场信号。

衡量市场热度的关键数据指标,正是「价值保留率(Value Retention, VR),或直接称之为保值率」,简单的说,它反映一只表在二级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以及与原厂定价相比的差距,这指标能帮我们判断哪些表是真正有需求、哪些只是过去被炒上去的幻影。


▲WatchCharts与「大摩」提出的2025高级手表系列保值率排行,目前还有12个系列整体维持正保值率,其中就有7个来自劳力士。Source:WatchCharts、Morgan Stanley Research

从炒作泡沫到理性选择

时间拉回2022年,当时不少热门表款一表难求,市价动輒比原价高出几倍,那段时间,被称为「炒作年代」也不为过,因为许多新表一上市,炒家就立刻从经销商手中接货,再层层加价转售;然而,这种需求并不健康,它更像是一场「钟表金融游戏」。

而现在这一切逐渐冷却,过去保值率曾在高点的品牌和系列,如IWC、帝舵、江诗丹顿等,如今它们在专卖店和授权经销商那的售价甚至比灰市价格还贵约40%,这意味着,原厂和消费者之间,对价格的认知出现落差,市场重新审视这些品牌与表款的实际价值,势在必行。


▲百达翡丽2024年开创的全新系列Cubitus目前在二级市场上保值率领先群雄,背后多少和手表流通的数量相对有限有关。Source:WOWWEEKEND

谁才是真正的「保值王」?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目前保值率超过100%的表款,只剩下极少数个案,排行第一的「系列」是百达翡丽于2024年推出的Cubitus系列,其保值率高达+79.9%。这系列的方形表壳设计虽争议十足,但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等候名单长得惊人。而劳力士2025年的新作Land-Dweller也同样令人瞩目,不过它目前尚未正式纳入追踪报告,倒是近期市场上已出现白金钢款以51,250美金售出的惊人纪录,换算下来比定价高出两倍,可以预期的是,一旦列入统计,Land-Dweller势必会强势跃居榜单中。


▲劳力士保值率最高的两个系列依序是GMT-Master II和Daytona,两者都有超过36%的水准。Source:Billstone

其餘上榜的「保值爆款」,大多来自百达翡丽与劳力士,例如Aquanaut系列以+67.7%排第二、Nautilus则以+53%居第三。劳力士方面则以GMT-Master II系列(+36.2%)领衔、Daytona(+36.1%)稍稍落后;有意思的是,GMT Master系列各型号之间的保值率差异极大,像钢壳「百事圈」版本,市场行情甚至能达到定价的近两倍,反之金钢款式就没这麼吃香了。

此外劳力士的Oyster Perpetual(+29.2%)、Sky-Dweller(+18.7%)、Submariner(+10.4%)、Datejust(+8.4%)与Explorer II(+2.1%)等系列,也都仍维持在正数保值率之上,显示品牌整体抗跌力依然坚强。


▲爱彼唯一上榜的依旧是不动主力皇家橡树系列,其以逾23%保值率排行第七。Source:Swisswatches Magazine

而除了PP与ROLEX,爱彼唯一一个高于定价的系列,当然还是Royal Oak,以+23.6%的价值保留率位居第七。在这三大品牌之外,唯独朗格的Odysseus系列也勉强以+1.2%的保值率挤进榜单,但其保值率已从前一年下滑9%,可见需求也开始松动。

特定型号的例外,仍存在套利机会?

虽然大多数系列价格走跌,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凡事总有例外,部分超级热门款、特定尺寸、稀有配色的型号,依然能「接近原价脱手」甚至有小幅溢价红利。例如,江诗丹顿Overseas 41mm钢壳蓝面款,目前在市场上仍能维持略高于原价水准,证明产品力与设计依旧受到认同。


▲江诗丹顿的Overseas系列整体保值率虽为负,但是其中的41mm钢壳蓝面款在二级市场上还是有略高于定价的行情。Source:Wristcheck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别被网路上的「开价」过度误导了,像是知名二手表线上交易平台Chrono24上标示的价格,往往比实际成交价格高出不少,对于有意转售手表的表主而言,这可能会产生误判。此外,经销商收购价还得扣除翻新成本与获利空间,因此通常会比市售价格再低个30%左右,若你并非拥有榜单前三名的超级热门款,想要靠买表赚价差,难度可说越来越高。

在这个价格回稳、需求重整的时代,手表已不是短期套利的明星投资标的,而更像是一种「品味选择」,真正值得关注的,或许不是「还能不能赚钱」,而是「你是否喜欢这只表,它能否陪你走过日常的时间」,就像这份报告裡最后一句建议写的:「买你所爱,你就不会过得更贫穷。」说穿了,保值性从来不是买表的唯一理由,在市场恢复理性之后,反而更适合挑选一只你真的会天天戴、珍惜它的好表,这样,才是真正对自己「值得」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