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Top Banner 桌機版

除了不鏽鋼、K金之外 IWC手錶目前有哪些特殊或創新材質的錶殼


文/編輯部

一般最常見的手錶材質大概就是不鏽鋼了,鋼殼的保護性足夠、材質來源充裕所以價格也相對親切,而通常佩戴鋼殼手錶即使戴了一陣子難免出現一些劃痕、髮絲紋的小瑕疵我們也比較不會太在意;而如果價位高檔的高級錶通常則是用貴金屬像是白金、玫瑰金、黃金和鉑金等製作錶殼,因為這類金屬數量少、價值也高,連帶的也會影響手錶身價,常常看到同一款錶搭載同一枚機芯、擁有同樣的設計,但是不鏽鋼錶殼和貴金屬錶殼的定價就是有差,而比起不鏽鋼手錶,貴金屬手錶被視為收藏品的比重也比較高,然而錶壇可不是只有不鏽鋼和貴金屬兩大類錶殼可以選擇而已,尤其愈到近代錶廠的實驗精神就愈強烈,以往我們可能想都沒想過的材質,現在卻更有機會被拿來應用於製錶,本篇就以中價位品牌IWC萬國錶為例,看看他們目前除了不鏽鋼、鈦金屬和貴金屬這些最常見錶殼材質以外,還有哪些屬於現代創新的錶殼材質。


陶瓷

提到創新材質,陶瓷算是這波潮流的先鋒,它的特點如比鋼更輕、更硬、表面觸感光滑,極為抗刮,但缺點也同樣明顯——因為硬度高所以易裂,因此陶瓷錶殼不怕刮卻怕摔,一旦摔到後後果可能就會比鋼殼嚴重很多。IWC製作陶瓷錶殼時是用矽酸鹽、氧化鋁或碳化矽等多晶粉末組成,這些物質與多種添加劑混合成均勻體,塑形後在烤爐內高溫燒結。在燒結過程中,添加劑會自然蒸發,留下極其穩定的陶瓷體。不過,陶瓷會在燒結階段縮小約三分之一,因此,製作陶瓷錶殼的過程充滿變數,研發團隊在設計階段時便需把收縮因素便納入考慮,確保機芯能夠在日後完全吻合錶殼尺寸,否則做出來的錶殼縮到太小,機芯裝不進去就做白工了。IWC最早是在1986年推出首款白色陶瓷腕錶——達文西萬年曆手錶(型號3755)。發展到現在,品牌陸續推出採用黑色碳化硼高性能陶瓷或棕色氮化矽陶瓷打造的錶殼。


青銅

青銅嚴格來說不能說是創新材質,只是過往業界不認為它有那麼適合製錶,先不提硬度、強度這些層面,青銅材質與水、空氣長期接觸後難免會開始氧化產生銅鏽,這在早期被認為是銅殼錶的缺陷,不過自從錶壇在2011年由沛納海率先再度把青銅錶帶回市場後,在現代講究個性的時代,青銅錶外觀會變色的特性反而變成了它受歡迎的原因。事實上青銅是冶金學上的籠統名詞,泛指至少含有60%銅的合金。IWC的青銅錶乃是以鋁青銅製作錶殼,這種材質除了銅之外,也含有鋁和鐵。之所以採用這些成份的用意在於使這種合金比標準的青銅更堅硬50%,硬度與不鏽鋼差不多,此外鋁青銅的另一特色是其生物相容性,換句話說它的親膚性效果比較好,它是唯一允許用於食品生產的青銅,2019年IWC推出的噴火戰機系列就有數款手錶紛紛採用了青銅錶殼。


硬金

現代手錶品牌流行自己合成出屬於自己的貴金屬材質,另如朗格有蜂蜜金、宇舶有皇金、歐米茄有Sedna金、勞力士有永恆玫瑰金等等,IWC則是在2019年研發出自家的新合金——硬金,這種金屬算是改良版的玫瑰金,它比傳統的玫瑰金硬,而且經過品牌實測耐磨程度也比傳統玫瑰金高了5至10倍。通常IWC錶殼的純金含量為75%,相當於18K。硬金就是品牌將黃金與其他物料結合,以打造出所需色澤的一種產物,它的生產過程相對之下更複雜,期間合金的微結構遭改變,導致它更硬更耐磨。硬金2019年首次亮相於大型飛行員恆定動力陀飛輪腕錶「小王子」特別版身上(型號590303),期待未來IWC推出更多採用硬金錶殼的作品,像是硬金大飛,聽起來似乎還不錯。


Ceratanium®(瓷化鈦金屬)

瓷化鈦金屬聽起來就更有創新的精神了,這是IWC針對陶瓷殼過往為人詬病的缺點所改良的新型態材質,這種材質既像鈦金屬般輕巧堅固,又有陶瓷那種堅硬抗刮的效果。Ceratanium®(瓷化鈦金屬)其實是以鈦合金為基礎。錶殼內所有部件均由坯料研磨、車削、鑽孔而成,然後放進烤爐內燒結。過程中相變發生,讓金屬表面得以瓷化。這項工序不只為金屬賦予陶瓷的特質(如極度堅硬),還會形成類似陶瓷般的霧面黑色效果,但要強調一下,它和一般的DLC鍍層不一樣,因為它燒結在金屬上後就與金屬融合在一起了,即使刮擦到錶殼,也不會產生鍍層掉落的情況,IWC同樣是在2019年首度於飛行員系列Top Gun海軍空戰部隊計時碼錶上發表這種新穎金屬,下次看到可別誤以為它是陶瓷錶殼。

從1980年代到現在,可以發現IWC研發新材質的腳步愈來愈緊湊了,以前可能十幾二十年才有一種新材質,現在光是2019年就有兩種材質,可見這是一個製錶品牌爭相投入的藍海,可能外觀上看起來跟傳統材質沒有太大分別,但是它們的物理特性肯定都有些進化之處,有機會入手的話不妨留意看看它們的質感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