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上鍊帶來的便利性

自動機械錶即使面臨動力耗盡情形,只要拿起來輕輕搖晃,就會看見指針就又能回復走時,而有些人發現,經常佩戴同一只錶、甚至初次上鍊後便不曾上過鍊。而對於機械錶的獨特動力技術,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長久維持腕錶動力是所有人的渴望,就像不論是什麼樣的資源,都希望能夠永恆不滅,永動機的概念便為此而生。不需要依靠外在的能源或能量,僅需靠內在條件便能不間斷地持續運動,而自動機械錶的「永動機」則是位於腕錶背面的自動盤。

▲自動盤的形狀依照各家廠商的設計而有所不同,圖為勞力士機芯的自動盤。

自動盤是一種利用重力作用使其擺盪,帶動內部齒輪運作進而使發條上緊以達到產生動力的目的,而有自動上鍊裝置的腕錶,能夠透過佩戴者手腕的運動使自動盤旋轉進而提供腕錶動力。自動盤又分單向上鍊以及雙向上鍊,單向上鍊僅有旋轉一邊才能提供腕錶動力,另一邊則是空轉;雙向上鍊則是不論順時針或是逆時針旋轉,皆能提供腕錶獲得動力。

▲錶背的自動盤,能夠讓佩戴者利用手的動能對腕錶上鍊。

機械錶的自動盤為驅動腕錶動力的重要裝置,發明這項裝置的為十八世紀的懷錶工匠(Abraham-Louis Perrelet),起初這項裝置對懷錶並無多大作用,因為懷錶不像腕錶能夠利用手的擺動驅使自動盤運動,即使安裝在懷錶上,也會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動能而使懷錶動力喪失。

▲安置在機芯上的自動盤,有雙向及單向上鍊的功能;倘若是單向上鍊,則會有一邊轉動屬於空轉的情況。

這樣情況到了1931年勞力士創始人(Hans Wilsdorf)發明了「恆動自動盤上鍊結構」而有所改觀,他將中央自動盤放入腕錶當中,使自動盤能夠因為手的運動使其上鍊。而當時的自動盤為單向上鍊機制,雖然可以順時鐘和逆時鐘旋轉,但卻只有其中一邊能為腕錶上鍊。到了1942年Felsa推出了中心自動盤Bidtnator,它安裝了交換傳動機構,使自動盤能夠雙向上鍊,進而賦予腕錶更充裕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