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顯示手錶

月相顯示是一項沒什麼用的功能。我想即使是賣錶的人自己都不太能否認這點,但是即便如此, 我們都不否認月相是一項異常有魅力的功能,君不見每年一到中秋有華人的鐘錶討論版大家就會相約秀出自己的月相錶款,畢竟在面盤上有個會隨時變化的、圖像化的顯示功能還是很迷人的,而且這儼然是機械錶的特權一般——雖然現在也有石英錶裝月相的了,但當年它的確在機械錶的復興中扮演過推動的角色,因此月相錶款始終在各家品牌的產品線中占有一席之地,無分價位,不拘男女,所以選擇起來也格外有趣味。

JAEGER-LECOULTRE Master Ultra Thin Perpetual
簡潔萬年曆新登場

2013 年 JAEGER-LECOULTRE 積家推出的這款超薄萬年曆稱得上是近年少見簡潔之作——由於少了閏年顯示(取而代之的是四位數的年份顯示),乍看之下甚至還會誤以為是日月星或是年曆錶。說來錶款面盤上的元素跟一般的萬年曆也無甚差異,不過整個錶面看起來就是比較乾淨,也許是字型的選擇和微妙的比例差異,總之錶款整體簡單的印象頗為符合系列超薄的定位。功能如上所述是標準萬年曆的顯示,外加積家招牌的四位數年份顯示,除此之外還加入了之前曾經用在八日鍊萬年曆上的防止午夜調校功能:面盤中央的上半部有一扇形視窗,一天大部份的時候跟面盤同色,不過在晚上 10 點到隔天凌晨 3 點這段期間會轉成深藍色, 同時鎖住所有的調校操作,確保機芯可以正常換日。 調校和換日從來都是萬年曆研發改良時的重點,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希望能做到一天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調校,不過在換日程序時遮斷調校也不失為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CHOPARD L.U.C Lunar One
一代傑作的再來

老實說在以月相為名的專題裡搬出萬年曆是有點小題大做,不過事實上當年 CHOPARD 蕭邦自己就是以月亮來為他們家的這款萬年曆命名的。蕭邦的 L.U.C 系列可以說只只都是傑作,這款 Lunar One 更是其中的經典, '12 年蕭邦為它做了一次改款,比較具體的改款點只有 將錶殼從 40.5 放大到 43mm,錶耳也稍微改短(既然錶殼加大了)、修斜,除此之外跟舊版幾乎如出一轍。 不過作對的事何必要改變,即使它的樣式跟 2005 年初出時幾乎一模一樣,不過今天看來還是好看得不得了, 一點也不覺得過時。這次 Lunar One 改款除了加大錶徑, 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為了符合日內瓦印記的新制,因為新版的日內瓦印記連錶款外觀都在評鑑之列;新版具備日內瓦印記,在機芯上也看得到金印,不過筆者在錶殼上並沒有找到印記就是了。雖然加大了錶徑,不過面盤上各個元素間比例的變化並不明顯。

 

 

▲ 左為JAEGER-LECOULTRE Master Ultra Thin Perpetual,右為CHOPARD L.U.C Lunar One。


MONTBLANC Star Quantieme Complet
古典路線的大當家

Star系列是 MONTBLANC 萬寶龍旗下的古典 Dressing Watch 產品線,跟Time Walker、或是幾個自製機芯的系列比起來似乎少了點特色,不過相對地卻更為實戴, 算是相當安全的一條產品線。這款日月星加月相在面盤上堆積了相當多細節——老實說稍嫌有點太多了, 像是內圈的機刻花紋如果取消了應該會更大方,不過整體而言仍然是十分用心而細緻的表現。面盤的外圈有些小地方頗為討喜,像是用數字斷開的軌道式刻度就很別緻,最外圈日期的比例、字型也很妥貼,看起來非常舒服。盤面高高低低地做了很多層次,除了前面提到的機刻花紋,各種不同的顯示也都用各種不同的層次區隔開來,整個錶面充滿了立體感。Star 系列常會給人一種粗壯的感覺,主要的原因就是它錶耳的形狀,不過它的側面又追加了階梯狀的層次,也算是粗中有細;錶圈和錶殼的邊角修得比較圓也有加深這種印象(粗壯)的效果,不過以 42mm 的錶徑來說粗壯一點也滿適合的。

CARL F. BUCHERER Manero MoonPhase
往經典靠攏

'12 年一年 CARL F. BUCHERER 寶齊萊的新款不多,這款 Manero 的全日曆月相錶正是其中之一,不過比起品牌本身的風格,這款卻展現出更多同樣功能款式的樣貌, 少了點辨識度,不過換個角度來說也更為經典;而這款會採取這樣的路線一般的聯想是為了符合中國市場的喜好——當然還有另一個線索就是 38mm 的錶徑。 錶款面盤的配置是一般日月星加月相最常見的格局, 日期是中央指針式的,月份和星期以視窗在上半部左右並排,月相則位在 6 點鐘,相當標準的做法,只有指針和時標的樣式稍微可以嗅出寶齊萊的味道;不過面盤上各個元素之間的比例抓得頗為妥當,整個有一種緊緻的感覺,這一點就很有寶齊萊的風格了。面盤上的元素有往中央集中的趨勢,像是日期標在內圈而非最外圈更是強化了這個趨勢,不過由於外圈的時標和刻度安排得宜,所以整體的平衡感還是不錯。

 

 

 

 

▲ 左為MONTBLANC Star Quantieme Complet,左為CARL F. BUCHERER Manero MoonPhase。


ULYSSE NARDIN Classico Luna
充滿天文趣味的作品

ULYSSE NARDIN 雅典的這款月相錶是這次我們介紹的錶款中比較複雜的一款,它除了會在視窗中顯示月相之 外,整個位在面盤內圈的底座還會以面盤中央為軸心迴轉;蕭邦的 Lunar One 是跟它比較接近的,不過它是偏心的,而這款是中央同軸的。官方資料中表示這 款參考了雅典 2009 年的大作 Moonstruck,當然比起來 Moonstruck 是要複雜得多了,不過這還是增加了錶款的趣味。錶款作工細緻,月相旋轉的底座整個做了梨地紋的處理,有點在影射月面的質感,如果硬要挑毛病的話就是品牌 Logo 也打在底座上,因此大部份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歪到一邊甚至是上下顛倒的 Logo,不過或許有些人覺得這也是錶款的趣味之一。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錶款的時針上做了一個像是太陽的裝飾, 似乎也在象徵太陽和月亮之間的相對關係,當然它的迴轉週期是 12 小時一圈,真的要模擬太陽的話應該要 24 小時一圈,不過還是相當有趣。

HERMÈS Arceau Petite Lune
純粹的月相美感

HERMÈS 愛馬仕 Arceau 系列的月相款式之前應該要以全日曆款為主,不過筆者個人認為 '13 年新出的這款 遠勝於全日曆款。其實全日曆款的功能眾多,月相只 是其中之一,不過愛馬仕還是以 Grande Lune(大月亮) 來為錶款命名,只是由這個名字來看的話錶款的功能 就顯得太繁複了;相對於上一款,這款叫做 Petite Lune (小月亮),相形之下這款就是只很純粹的月相錶了, 除了月相之外只有時分針和日期,甚至連秒針都沒有。 簡單、純粹是這款勝過上一款的理由,除此之外將月相設在十點半的美感也了不起,不過愛馬仕似乎是將這款定位成女錶:38mm 的錶徑還有些曖昧空間,珍珠母貝面盤現在恐怕就不太適合男性佩戴了,不過為了這點就放棄這款實在是很可惜,黑面款的珠光沒那麼明顯,男性佩戴起來應該還滿 Fancy 的,如果有男士也對這款有興趣的話這或許可以是一個解套。

 

 

 

 

▲ 左為ULYSSE NARDIN Classico Luna,右為 HERMÈS Arceau Petite Lune


FRÉDÉRIQUE CONSTANT Slimline Moonphase Manufacture
簡潔大氣的新風格

這款是 FRÉDÉRIQUE CONSTANT 康斯登將月相顯示加裝在他們家自製的 FC-700 系機芯上的新款。康斯登過去也曾經在自家機芯上加裝月相,不過開心機芯的錶面原本就有重點了,再加上月相其實顯得有點忙,比起來這款乾乾淨淨的反而比較好看。不只是有沒有開心 的差別,康斯登到了這款整個面盤的設計也比過去簡化許多,時標和指針只用最簡單的棒狀、柳葉形樣式, 盤面也僅在色澤和質感上下功夫,而省略了其他的刻紋裝飾,雖然說這種基本款式變化原本就不多,不過這款這麼一改整體的格調著實提升不少。FC-700系機芯是康斯登的第二枚自製機芯,跟前一枚比起來實用取向更明顯,一方面它放棄了裝飾性的開心設計,一方面它的有些部份做得還滿堅固的,像是它的擺輪就是固定在類似橫跨式錶橋的部件上,不過這也有可能是機芯是由前一枚開心機芯修改而來的痕跡,但總而言之擺輪組的結構是更強了。

RAYMOND WEIL Maestro Phase de Lune
頗具巧思的快調設計

這款是 RAYMOND WEIL 蕾蒙威 2011 年的款式。基本上我喜歡這款使用的模組,月相就是月相,沒必要非得搭上日月星什麼的一大堆顯示,十點半的位置也很別緻,讓月相顯示特有的傘形窗有了更好的發揮,不過中央的大秒針如果省去了會更簡潔,而且蕾蒙威在盤面上加上了相當繁複的裝飾,這麼作固然增加了錶款的細節,但是以這款的錶面格局來說,讓它保持簡潔未嘗不是另一種選擇。這款在機械結構上有一個有趣的設計,就是它將快調的按把給做出來了;一般這些快調按把多半會作成隱藏式的嵌在錶殼裡,這款卻將它們設計成錶殼的一部份,上下兩對錶耳間的切口就 是錶款的快調按把,只要按下那段的錶殼就可以快調月相和日期。這麼作雖然有點破壞了錶殼的線條,不過的確是相當有巧思的設計,使用者不需要工具,只要用指尖或是指甲就可以直接調校,非常方便。

 

 

 

 

▲ 左為FRÉDÉRIQUE CONSTANT Slimline Moonphase Manufacture,右為RAYMOND WEIL Maestro Phase de Lune。


完整內容請參考《世界手錶雜誌 No.92
更多精彩報導 歡迎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