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在體育贊助上的選擇一向極為謹慎,從網球、高爾夫到賽車、馬術與帆船,每一項都反映出品牌對精準、專業與卓越精神的堅持。自1958年起,勞力士便與紐約遊艇俱樂部合作,開啟與帆船運動的長期關係,如今,隨著國際帆船大獎賽(SailGP) 的誕生,這份連結被推向更前衛、更具全球視野的新舞台,這不是一場傳統遊艇俱樂部的封閉賽事,而是一個立志讓帆船競速走向主流的現代競技平台。
SailGP的魅力在於它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帆船比賽的印象,由碳纖維製成的雙體船長達近50英尺,配備水翼裝置能將船身抬升離水,以突破時速100公里的速度疾馳,觀賽現場宛如海上版的一級方程式賽車,觀眾席上響徹音樂與實況解說,數據螢幕實時更新,帶來高度緊湊的觀賽體驗,當船帆頂端那醒目的皇冠標誌在風中飄揚,勞力士的品牌象徵便與速度與榮耀緊緊綁定。
▲SailGP由甲骨文創辦人Larry Ellison創辦,賽事於全球巡迴展現結合速度與科技的海上盛事。
與往往以財力為決勝關鍵的賽車運動不同,SailGP建立了一個高度公平的比賽環境,所有隊伍都使用相同船隻,數據全面共享,並且設有預算上限,以確保勝利真正屬於最優秀的水手、戰術與判斷,而不是資金實力的展現,這種制度與勞力士的價值觀相當契合,它傳遞的精神正如品牌製錶理念:依靠專業與精準取勝。
▲勞力士重視公平競爭與專業精神,透過相同船隻、數據共享與預算上限,呼應永續與包容價值。
比賽的另一個特點是包容性,每支隊伍都必須配置女性船員,真正實現男女混合參賽,這讓SailGP成為推動性別平等的先鋒舞台,多位勞力士代言人也在其中發光發熱,例如兩屆奧運金牌得主Hannah Mills,在阿聯酋GBR隊擔任策略家,強調勞力士在體育界的象徵意義,巴西舵手Martine Grael更在紐約賽事中奪冠,成為首位贏得車隊賽的女性舵手,而澳洲隊的Tom Slingsby則時刻佩戴著他的Yacht-Master 42鈦金屬款,直言這只錶完全融入他生活的每個時刻。
▲巴西水手Martine Grael成為SailGP首位贏得車隊賽的女性舵手,意義非凡。
這項由甲骨文創辦人Larry Ellison推動的賽事,自2019年創辦以來規模不斷擴大,如今已匯集十二支國家隊伍,橫跨五大洲舉行十二場比賽,並提供超過1,200萬美金的獎金,隨著影響力擴張,隊伍授權費飆升至五千萬美元以上,吸引演藝名人如休·傑克曼(Hugh Jackman)、萊恩·雷諾斯(Ryan Reynolds)投資其中;更特別的是,SailGP 還設立了「影響力聯盟」,以減碳、再生能源與包容性表現作為評比標準,這樣的附加競賽與勞力士強調的長遠責任與永續價值完全一致。
▲勞力士視SailGP為戰略合作,藉此提升賽事高度,並彰顯品牌與未來運動精神的緊密連結。
當賽事來到日內瓦,更顯得意義非凡,日內瓦不只是勞力士的總部所在,也是瑞士製錶的精神聖地,勞力士的支持讓這場比賽能順利落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在品牌故鄉樹立一座體育與文化的里程碑。
SailGP與勞力士的結盟,展示了一種清晰的贊助哲學:追求的不只是曝光,而是與品牌精神相互契合的合作。高速、精準、戰略與公平,這些特質與勞力士的製錶態度如出一轍,當帆船競技被重新塑造成結合科技與永續的全球舞台,勞力士不僅是見證者,更是推動者,透過這場與海洋共舞的賽事,「皇冠」將自身價值與未來世代的運動精神緊緊扣合,再次鞏固其在世界頂級體育舞台上的穩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