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鍊小三針手錶常被視為「回歸本質」的象徵,沒有複雜功能,也沒有誇張設計,只有最純粹的時間顯示與最直接的機械互動,每天上鍊的動作,讓佩戴者與手錶之間建立起一種獨特的情感連結,而小秒針的低調跳動,則提醒我們時間的流淌其實可以如此優雅。當這樣的作品換上玫瑰金外衣,故事更上一層樓,貴金屬的質感與溫潤色澤,不僅提升了佩戴者的品味,也放大了製錶師在比例、修飾與細節上的功力。
朗格與蕭邦兩大品牌,正好在這個題材上展現截然不同的哲學,1815小三針玫瑰金款,以34mm的經典比例和纖薄厚度,重現薩克森製錶的古典和諧與懷錶精神;而L.U.C Quattro玫瑰金款,則以獨家的四發條盒機芯創造9日動力,突破傳統定義,將日常佩戴提升到前所未有的便利,這場比較,不僅是「古典vs.技術」,更是兩種製錶文化在最基本款式上的極致對決。
A. LANGE & SÖHNE 1815小三針
在朗格的作品系譜裡,1815系列向來被視為最能體現品牌創始人Ferdinand Adolph Lange精神的家族,它不像Lange 1那樣標誌鮮明,也不像Zeitwerk般前衛大膽,而是將德式製錶的嚴謹、傳統與純粹,凝練成一種低調的日常風格,這一次的1815小三針玫瑰金款,正是品牌「簡約即經典」的最好示範。34mm直徑的設計,在當今視40mm為主流的市場環境中,反而突顯出它獨特的存在感,這不是一只為了張揚而生的手錶,而是一只懂得在細節間訴說故事的時計。無論是材質的選擇、面盤的比例,還是機芯的佈局,1815都以近乎完美的平衡感,提醒我們:真正的高級製錶,往往不是誇張的複雜,而是能在克制中展現力量。
▲34mm玫瑰金錶殼厚度僅6.4mm,拋光與緞面交錯修飾展現優雅比例,層次分明設計承襲朗格低調樸實風格。
1815小三針玫瑰金款散發出溫潤而不過分張揚的光澤,34mm對不少收藏家來說是一種驚喜,因為它會讓人聯想到經典懷錶縮小後的樣貌,又呼應了傳統正裝錶的尺度。佩戴上手時,手錶顯得比例優雅、份量輕盈,卻依然擁有屬於朗格的厚重氣場。造型上,朗格並未讓它流於平淡,纖薄而層次分明的錶圈經過拋光處理,邊緣的光線折射細膩;相對的,錶殼側面採用垂直緞面打磨,帶來低調對比,再配合彎曲自然的焊接錶耳,整體結構在工藝與實用間取得絕佳平衡,此外與之搭配的,是紅棕色鱷魚皮錶帶,細膩的手工縫線讓細節呼應錶殼的溫潤質感,而玫瑰金針扣則延續材質一致性,增添整體和諧度,這是一種「不靠誇張,卻能讓人一眼記住」的外型設計哲學。
▲藍色電鍍銀質面盤,軌道式刻度搭配阿拉伯數字時標,還有玫瑰金葉形指針,搭配6點方向小秒盤營造懷錶般古典氣質。
第一眼看過去,你會看到一枚藍色調的面盤,它的基底其實是925銀,經過電鍍處理後呈現深邃的藍色,這樣的色調在朗格手錶中並不常見,多半出現在特別款或限量版上,因此顯得格外矚目。面盤的結構靈感源自朗格早期懷錶:中央略微凹陷,邊緣則以細緻的階梯分層帶來立體感,軌道式分鐘刻度環繞外圈,這是1815系列最鮮明的符號,讓人一眼就很容易辨認,時標選用阿拉伯數字,字體厚實而帶襯線,既經典又多了幾分休閒味道。6點鐘方向的小秒盤則是亮點之一,它以蝸形紋裝飾,低調卻能在光線下呈現細膩變化,同時還具備玫瑰金質感點綴,呼應外殼材質。至於指針,則是1815家族的招牌——葉形(Lancet)設計,修長的分針能精準觸及刻度邊緣,讓讀時一目了然,可以說面盤設計沒有多餘裝飾,但卻能在簡約中流露層次,這就是朗格的拿手好戲。
▲搭載L152.1手上鍊機芯,機芯厚度僅2.9mm,卻能提供72小時動力,3/4德國銀夾板與手工雕刻擺輪橋板彰顯精緻工藝。
推動這只小三針的是朗格全新的L152.1手上鍊機芯,這枚機芯的誕生有其特殊意義,它是品牌自1990年回歸錶壇以來的第75款自製機芯,為了匹配34mm的錶殼,製錶師重新設計了走時輪系,確保比例與性能兼備。L152.1機芯直徑28.1mm,厚度僅2.9mm,但卻能提供72小時的動力儲存,比上一代L051.1機芯的55小時有感提升,L152.1的震頻為3Hz,以平穩的規律運作讓人安心。更令人開心的是,它保留了朗格最代表性的機芯美學,例如德國銀製成的3/4夾板、格拉蘇蒂條紋修飾、手工倒角邊緣,以及固定寶石的黃金套筒,並以藍鋼螺絲固定,在藍寶石底蓋下還能欣賞到手工雕刻的擺輪橋板,每一枚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而且由於L152.1機芯採用了結合橫向固定螺絲與鵝頸式槓桿的微調系統,以及新型螺栓固定游絲頭,確保走時更精準、更穩定,此外每當替手錶上鍊時,停秒裝置能讓調校時間的過程精確無誤,這是一枚小巧卻蘊藏大智慧的機芯。
CHOPARD L.U.C Quattro手錶
蕭邦的L.U.C系列向來是詮釋創新與傳統兼具的最佳代言人之一,從20世紀末期開始,,品牌就透過自主機芯的開發,逐步奠定其在高級製錶領域中的專業地位,尤其L.U.C Quattro的出現,更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它的核心來自獨家的Quattro技術,亮點在於將傳統的雙發條盒翻倍,成就四個垂直疊加的發條盒,將動力一舉推進到驚人的9日,這在當年可說是前所未見。自2000年問世至今,Quattro系列已衍生出多種進階版本,從陀飛輪到跳時功能,無不展現蕭邦對創意與精準的堅持,2025年適逢Quattro誕生25週年,品牌特別以玫瑰金打造出全新紀念款,並重新演繹令人熟悉的設計,向世人展示蕭邦對製錶工藝的持續探索。
▲玫瑰金錶殼纖薄優雅,弧底造型搭配垂直緞面與拋光細節,獨立焊接錶耳展現工藝,靈感承襲19世紀懷錶風格。
這款週年紀念版L.U.C Quattro所使用的材質,是經過倫理採購的18K玫瑰金,蕭邦在這方面始終走在業界前端,堅持環境與道德責任,讓收藏一只手錶的同時,也能傳遞永續價值。錶殼的直徑為39mm、厚度僅10.4mm,此比例既符合現代人對纖薄優雅的需求,也延續了正裝錶的精緻氛圍,手錶線條以弧底(Bassine)垂直緞面打磨作為基調,搭配拋光處理的階梯式錶圈與錶耳,展現細膩的光影層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獨立製作並焊接的錶耳,不僅視覺更精緻,也讓錶殼與錶帶的銜接更為自然。雖然手錶的防水性能僅有30米,但對於一只正裝取向的高級機械錶來說,已經相當足夠,這只Quattro紀念版的外觀,低調卻充滿精緻細節,將經典比例與現代工藝融合得恰到好處。
▲藍色粒紋面盤展現極簡美學,移除動力儲存顯示更顯純粹,搭配玫瑰金時標與劍型指針,6點鐘小秒針與日期兼具實用與美感。
面盤可說是這款25週年紀念版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蕭邦選擇了電鍍深藍色的黃銅材質,並施以霧面粒紋處理,讓藍色看起來不浮誇,反而呈現深邃與沉穩,當玫瑰金指針與時標映照其上時,對比效果極為鮮明,既優雅又富現代感;與過往版本相比,這次在設計上做了大幅度的簡化,動力儲備顯示被移除出面盤,轉而安置在機芯背面,這一巧思使得整體視覺更純粹,並將焦點集中在時間本身,6點鐘方向的下陷小錶盤,則同時兼具小秒針與指針式日期顯示功能,這個設計不僅實用,其裝飾細節也相當講究:中央蝸形紋搭配外圈拉絲處理,中間以倒角分隔,細膩而立體。L.U.C Quattro手錶的面盤設計,正好展現了「少即是多」的哲學,它不追求滿版的複雜感,而是以極簡線條與精緻細節達到高級感,將藍與金的組合,轉化為雋永的視覺體驗。
▲L.U.C 98.09-L手上鍊機芯擁有四發條盒技術締造9日動能,並獲COSC與日內瓦印記雙重認證,纖薄結構兼顧性能與修飾。
承襲Quattro精神的L.U.C 98.09-L機芯是一枚厚度僅3.75mm的手上鍊機芯,由215枚零件組成,搭配38顆紅寶石,最關鍵的技術是蕭邦獨家的Quattro四發條盒配置,兩組發條盒以串聯方式連結,總長度達到驚人的1.885公尺。這讓手錶能提供216小時,也就是完整的9日動力儲存,遠超一般機械錶的水準。機芯獲得了瑞士天文台(COSC)的精密時計認證,同時也符合日內瓦印記的嚴苛標準,結構中含有鵝頸式微調器與Phillips終端曲線游絲,確保走時精準度與長期穩定性,更貼心的是,當佩戴者為手錶上鍊時,可以從藍寶石底蓋欣賞位於機芯夾板上的動力儲存顯示,這是機械美學與功能設計的巧妙結合。機芯零件可見日內瓦波紋、倒角拋光、齒輪緞光打磨、圓紋裝飾,每一處細節都能從透明底蓋一覽無遺,這些修飾不只是為了美觀,而是彰顯品牌在高級製錶中的專業與尊嚴,同時也強力支撐著 Quattro 25週年紀念版的靈魂。
A. LANGE & SÖHNE 1815小三針
18K玫瑰金材質/L152.1手動上鍊機芯/時、分、小秒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錶徑34mm
CHOPARD L.U.C Quattro手錶
18K玫瑰金材質/L.U.C 98.09-L手動上鍊機芯/時、分、小秒、日期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錶徑3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