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Top Banner 0903-0917 桌機版

頂級月相雙雄爭霸 寶璣Classique 7787鉑金大明火與江詩丹頓Patrimony月相逆跳錶比較


若要找一項同時兼顧浪漫與技術的手錶複雜功能,那非月相顯示莫屬,它把天體運行濃縮在面盤方寸之間,既忠實呈現月亮盈虧的規律,也延伸出人類對星空的想像與詩意。不同於單純的計時,月相功能像是一扇通往宇宙的窗口,將時間的流轉與夜空的神祕感融為一體,當這項功能被頂級品牌融入設計中,除了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美學與哲學的展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寶璣Classique 7787與江詩丹頓Patrimony月相逆跳日期錶,正好代表了兩種個性互益卻同樣動人的詮釋,前者以大明火琺瑯面盤與繁星夜空的美妙氛圍奪人眼目,後者則以幾何工藝、逆跳顯示與精密月相彰顯經典與創新,兩款作品同樣來自歷史悠久的製錶巨擘,各自展現品牌對於「月相」這一浪漫功能的獨到理解,讓人更期待深入了解它們的細節。


BREGUET Classique 7787

要談「古典美」與「創新工藝」並存的時計,BREGUET Classique 7787絕對是一個經典範例,作為寶璣Classique系列的一員,它完整繼承了創辦人Abraham-Louis Breguet對時計的美學哲學:清晰易讀、純粹優雅、結合技術與藝術。7787的設計靈感甚至可追溯到1790年代的No.5懷錶,那是一只誕生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作品,憑藉不對稱卻和諧的結構,奠定了寶璣獨到的風格基礎。這一次,寶璣是以鉑金錶殼搭配黑色「大明火」琺瑯面盤問世,不僅保留了系列的莊重與古典氣質,還巧妙注入了一絲現代的輕盈與趣味。對於愛錶人來說,它是一款能在正裝場合展現格調,同時細看之下又能發現驚喜細節的作品,佩戴時會讓人不自覺地感受到寶璣近250年來的精神延續。


▲Classique 7787以鉑金材質打造,纖薄優雅,搭配錢幣紋錶裝飾與線型錶耳,加上黑色鱷魚皮錶帶結合折疊扣,展現經典奢華。

Classique 7787直徑39mm的鉑金錶殼,比例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會顯得浮誇卻依舊存在感十足,纖細錶圈與招牌錢幣紋裝飾,搭配焊接式線型錶耳,這些都是寶璣Classique系列不可或缺的元素,雖然錶耳設計相對更偏向美學取向,但它們的存在,正是成就經典辨識度的關鍵。錶冠帶有細膩的凹槽設計,操作手感細緻;前後皆採藍寶石水晶玻璃,經過雙面防眩處理,確保清晰度。翻到錶背,機芯運作的美態一覽無遺,細節上還包括9點鐘方向的月相調校按鈕,隨附專用金屬工具,這樣的貼心安排讓操作複雜功能不再是麻煩事。手錶搭配的黑色鱷魚皮錶帶質感細膩,與鉑金錶殼的光澤相映成趣,三重折疊式鉑金錶扣鐫刻上寶璣的"B"字母,低調卻強烈彰顯品牌身份。當然,面盤右側的「隱藏簽名」更是寶璣的獨家防偽細節,這個源自18世紀的傳統小巧思,也讓錶主在低調中增添一分私密的專屬感。


▲深黑色大明火琺瑯面盤,襯托銀色數字與寶璣指針,月相與動力儲存顯示詩意盎然,搭配趣味分鐘刻度,增添藝術魅力。

黑色「大明火」琺瑯面盤,猶如Classique 7787的靈魂,琺瑯工藝講究極高的精度與耐心,每一次燒製都可能因裂痕或氣泡而報廢,成功完成的成品,能呈現深邃、均勻且歷久不衰的光澤,黑色琺瑯的質感如同夜空,靜謐卻蘊藏無限想像。寶璣式的阿拉伯數字以銀粉印製在黑色琺瑯上,帶有細緻的顆粒感,讀時清晰卻不失優雅。搭配同樣鍍銠的鏤空「月形」寶璣指針,簡潔中見細膩,面盤上還安排了兩個實用而富趣味的功能:5點半方向的動力儲存顯示,以弧形刻度和指針展現出微妙的「不對稱美」;12點鐘位置的月相顯示則堪稱全場焦點,金質月亮與銀色星辰點綴於藍色夜空,隨時間推移展現盈虧變化。更特別的是分鐘刻度設計。除了菱形與六角星的組合,還在部分5分鐘刻度處放上獨特符號,有人說像復古電玩圖示,也有人認為是百合花的變形,不管如何解讀,這些「小驚喜」都在嚴謹的古典面盤上添了一份俏皮,讓手錶多了幾分親和力。


▲591 DRL機芯的震頻4Hz、動力38小時,其中矽質零件能提升穩定性,透背可見麥穗紋金質自動盤,而月相顯示更是精準,每348.7年才需調校一日誤差。

Classique 7787搭載的是591 DRL自動機芯,內部結構有221枚零件、25顆紅寶石,震頻達4Hz,確保走時精準穩定,雖然動力儲存僅38小時,算不上特別長,但日常佩戴搭上自動上鍊機制也已足夠。這枚機芯使用矽材質製作擒縱輪、擒縱叉與游絲,帶來抗磁、耐磨、輕盈等優勢,這讓7787機芯能在日常生活的磁場環境中依舊保持穩定表現,對於講究實用的玩家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加分點。從錶背欣賞,最吸引目光的是22K金質自動盤,上頭飾有手工機刻的「麥穗紋」圖案,精緻到每一道紋理都透出傳統工藝的深厚底蘊,橋板則施以日內瓦波紋打磨,邊緣拋光倒角,還有黃金鐫刻的細節,值得細細觀賞。不得不提的還有它的月相顯示精度,一般月相盤可能每兩三年就會出現一天誤差,而 591 DRL機芯的誤差卻被控制到348.7年才差一天,幾乎可視為「永久精準」,這種對細節與精度的執著,正是寶璣延續創辦人精神的最佳詮釋。


VACHERON CONSTANTIN Patrimony月相逆跳日期錶

創立於1755年的VACHERON CONSTANTIN,是當今仍在持續營運的最古老製錶品牌之一,歲月在它身上留下的不是厚重的歷史包袱,而是一種愈發純粹的格調,Patrimony系列正是這種精神的結晶,它取材於1950年代的經典圓形超薄時計,線條克制、氣質安靜,卻能在細節裡釋放無窮韻味。這款Patrimony月相逆跳日期白金款,是品牌270週年之際的重點之作,它延續系列一貫的極簡設計,卻在功能上導入兩項兼具浪漫與技術性的複雜裝置:月相顯示與逆跳日期,這種處理,讓手錶既不流於單純裝飾,也不至於因複雜功能而失去純淨美感,它像是一個在古典劇院裡演奏的現代樂章,將傳統與創新融合於一體。


▲白金錶殼搭配纖細錶圈與透明底蓋,深綠鱷魚皮錶帶點綴馬耳他十字針扣,限量270只展現典藏價值。

Patrimony月相逆跳日期的白金款式,在光線下呈現溫潤柔和的光澤,沒有黃金的張揚,也少了玫瑰金的溫熱,而是帶著一種冷靜內斂的氣質,錶殼直徑42.5mm,比例上雖略偏大,但設計上的弧度與纖薄邊框,讓它在手腕上展現的是一種輕盈的存在感。手錶造型延續了Patrimony系列的DNA,例如圓潤的線條、纖細的錶圈與略微隆起的面盤,共同塑造出柔和而均衡的比例,這種純淨設計看似簡單,其實極難駕馭,因為任何一絲不協調都會被立即放大。錶背採用藍寶石水晶透背,完整展現內部機芯的運作之美,這也是現代藏家最為偏愛的細節之一。而為了呼應手錶的氣質,江詩丹頓配置深綠色鱷魚皮錶帶,帶有微光與細緻紋理,低調中融入貴氣,針扣同樣以白金製成,並飾有拋光處理的半馬耳他十字標誌,成為一個不張揚卻極具識別度的收尾細節,整體既經典又帶點紀念意義。


▲銀色拱形面盤飾以馬耳他十字浮雕,藍色指針演繹逆跳日期,6點月相窗增添不少詩意,時標纖細典雅。

真正讓這款Patrimony脫穎而出的,是它的面盤處理,表面以銀白色調為基底,乍看純粹乾淨,但細看便能發現其內藏的細膩細節,位於7點半位置的立體幾何浮雕,靈感來自江詩丹頓經典的馬耳他十字,線條由此向外延伸,隨光影移動而變化,彷彿在銀色舞台上上演一場光的遊戲,時標則以修長白金鑲貼刻度呈現,細緻拋光後映襯著纖細的劍形指針,既精確又優雅。逆跳日期刻度位於面盤上半部分,中央藍色指針每日推進,月底時瞬間回跳,這種視覺動態感本身就像是一場戲劇般充滿魅力,而6點鐘位置的月相視窗,則將功能轉化為詩意,藍色星空背景搭配細緻雕刻的銀色月亮,週期與實際天文幾乎一致,每122年才需校正一天,配合0–29.5的月齡刻度,讓佩戴者在日常生活裡多了一份觀星的浪漫,這是一種將科學精度轉化為情感美感的方式,讓時間不僅被讀取,更被感受。


▲手錶搭載2460 R31L/270機芯,40小時動能穩定驅動逆跳與月相,精密度僅122年校正一天,並獲日內瓦印記。

Patrimony月相逆跳日期白金款搭載的是2460 R31L/270自動機芯,這枚機芯由275枚零件構成,震頻達4Hz,動力儲存約40小時,藉由透明底蓋,可以欣賞到它特別為270週年打造的"Côte Unique"裝飾,這種源自歷史修復工藝的飾面工法結合了精密機械與手工打磨,每一道紋理都蘊含耗時數百小時的細緻處理,橋板上鐫刻的270字樣,更是對這段歷史的專屬註解。自動盤以22K金打造並鏤雕馬耳他十字,既具功能,也象徵品牌精神,最令人著迷的,莫過於其月相顯示機制,完全按照月球實際公轉週期(29天12小時45分鐘)設計,幾乎不用校正,這樣的精準度本身就是對製錶技術的自信展現。這枚機芯沒有意外獲得日內瓦印記認證,代表裝飾與打磨的精湛水準,也是一種優異品質的保證。對懂錶的人來說,這等同於在心臟處加上一枚榮耀勳章,具體而微地融匯270年的歷史傳承與製錶美學。


BREGUET Classique 7787

鉑金材質/591DRL自動上鍊機芯/時、分、秒顯示/月相顯示/動力儲存顯示/黑色大明火琺瑯面盤/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錶徑39mm/參考價:NT$ 1,528,000


VACHERON CONSTANTIN Patrimony月相逆跳日期錶

18K白金材質/2460 R31L/270自動上鍊機芯/時、分、逆跳日期顯示/月相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30米/錶徑42.5mm/限量270只/參考價:NT$ 1,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