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ANGE & SÖHNE推出全新Richard Lange Jumping Seconds,將德國薩克森的製錶精神再次推上舞台,這款限量100只的新作,從外觀、機芯到歷史意涵,每個層面都展現了朗格對於精密時計的極致追求。
▲白金錶殼的冷冽光澤,襯托出玫瑰金面盤的溫潤質感,這種色澤源自金屬本身,而非鍍層,讓材質的真實美感成為手錶的核心表情。
這款時計同時也是要向理查‧朗格致敬,他是品牌創辦人的長子,也是一位傑出的製錶師,曾開發出用於製作游絲的合金,對後世影響深遠。如今,Richard Lange Jumping Seconds的誕生正是這份精神的現代化詮釋,它把歷史、技術與工藝融合在39.9mm的時計之中,不僅表達了朗格對精準的執著,也將德國製錶的文化底蘊帶入當代。
▲規範式面盤以秒針為中心,獨立顯示於最大數字盤,賦予讀時鮮明焦點,時針與分針則分列兩側,取材自古老天文台錶,既清晰實用又散發歷史韻味。
外觀方面,最吸引人的無疑是鮭魚色面盤,這並非塗層或鍍色,而是源自玫瑰金材質的自然色澤,它溫暖的光感與白金錶殼的冷冽色調形成鮮明對比,再配上黑色刻度,不僅提高讀時清晰度,也讓整體視覺更具層次;相較於先前同為白金錶殼的黑面Richard Lange Jumping Seconds,鮭魚面營造的是一種更古樸的氣質,加上此次改款搭配的是深棕色鱷魚皮錶帶與白金針扣,整體氣質沉穩而典雅,細節處處流露工藝上的講究。
▲在小時與分鐘錶盤交會處,三角形指示低調而貼心,當動力不足10小時,指示轉為紅色提醒上鍊,將嚴謹計時與人性化細節巧妙結合。
面盤佈局的設計靈感可追溯至十八世紀末,來自德累斯頓製錶師Johann Heinrich Seyffert的精密天文台錶No.93,當時著名的探險家洪堡就曾攜帶他製作的時計踏上南美之旅,足見其口碑與在業界的地位。朗格便以這段歷史為藍本,把德國精準計時的傳統精神轉化為當代製錶工藝結晶,面盤承襲規範式時鐘配置,將秒針放置於面盤上半部,使其成為視覺與功能的核心,時針與分針則分別位於下方兩側的小錶盤,彼此交會處設有動力儲存顯示,當手錶剩餘十小時動力時會轉為紅色,貼心提醒佩戴者上鍊,這樣的佈局兼具清晰性與歷史感,也突顯了跳秒功能的重要性。
▲機芯內的恆動游絲每秒從發條盒獲取能量,確保輸出穩定均衡,它不僅維持精準速率,更驅動跳秒裝置,展現朗格對機械節奏的嚴謹掌握。
面盤的設計其實隱藏著三項關鍵機械裝置:恆定動力擒縱系統確保能量輸出均勻,讓走時不因動力衰減而受影響;跳秒裝置使秒針以一秒一跳前進,把時間的最小單位化為直觀節奏;歸零裝置則能在拉出錶冠時瞬間讓秒針瞬間歸零,讓佩戴者能將時間校準至最精確的單位。這些裝置協同運作,使精準不只是理論上的數據,而是能真切體驗的功能,透過藍寶石水晶底蓋,可以欣賞到恆動游絲每秒從發條盒獲取能量的過程,這除了是一種技術展示,也是賞玩機械美學的樂趣。
▲390枚機芯零件經雙重組裝與手工修飾,細節處處講究,透過底蓋可見雕刻夾板、藍鋼螺絲與黃金套筒,德國銀3/4夾板散發低調光澤,展現薩克森工藝的典雅力量。
Richard Lange Jumping Seconds搭載的L094.1手動上鍊機芯,由390枚零件構成,並經過兩次完整組裝。這枚機芯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包含品牌自製的擺輪游絲與恆動游絲,確保性能與穩定度達到最高標準。動力儲存為42小時,不算多但足以應付日常佩戴所需。機芯修飾同樣延續朗格一貫水準,從手工雕刻的擺輪夾板、藍鋼螺絲與黃金套筒,到未處理德國銀製成的3/4夾板,搭配拋光與珍珠紋修飾,細節展現極致工藝,這些元素不僅是朗格制錶傳統的象徵,也是一種對收藏家的承諾。
Richard Lange系列這款跳秒錶把德國製錶的理性、技術與美學濃縮於一身,鮭魚面與白金殼的對比構成獨特視覺,機芯內三大裝置展現機械複雜性與實用性,限量100只的稀有身份更有助於推升收藏價值,對追求精準與典雅的愛錶人士而言,它是一段傳統精神的當代表達,也是值得傳承的逸品。
Richard Lange Jumping Seconds
白金材質/L094.1手動上鍊機芯/偏心時、偏心分、跳秒顯示/動力儲存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錶徑39.9mm/限量1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