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Top Banner 0903-0917 桌機版

當陀飛輪會停秒 朗格1815用黑琺瑯與鉑金交織新世代精準哲學


A. LANGE & SÖHNE為1815系列增添話題新作,最近發表的全新1815 Tourbillon鉑金限量版,無疑是專屬於收藏家的重量級時計,這款手錶將朗格的經典元素、創新技術與德國製錶美學融合在一起,既是機械傑作,也是朗格精神的最佳體現。


▲1815 Tourbillon採用鉑金打造,直徑39.5mm,低調貴氣的金屬光澤,襯托黑色面盤,展現珍稀與典雅的收藏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1815 Tourbillon系列的第五款設計,也是朗格第12枚搭載琺瑯面盤的時計。回顧歷程,2014年錶款首度問世時,朗格乃是推出限量30只的鉑金版本以及非限量的玫瑰金款(銀面和白面);隔年,1815 Tourbillon Handwerkskunst以獨特的面盤設計與機芯潤飾驚豔亮相,同樣僅限量30只;2018年,朗格再度發表搭配白色琺瑯面盤的鉑金款,將琺瑯工藝的純粹美感融入系列基因。如今,2025年的黑色琺瑯版本,無疑是延續這段故事的最新篇章,也再次彰顯朗格在結合複雜工藝與設計美學上的持續探索。


▲黑色大明火琺瑯面盤由朗格錶廠全程製作,歷經百餘道工序與多次焙燒,呈現光潔深邃質感,搭配阿拉伯數字時標與軌道式刻度,清晰而典雅。

39.5mm的鉑金950錶殼沉穩而低調,搭配亮黑色大明火琺瑯面盤,呈現出深邃而純淨的質感。琺瑯製程極為繁複,需經歷數週與超過百道工序,才能造就這種光潔無瑕的效果,尤其陀飛輪視窗的邊緣,還要經手工倒角處理,避免破壞脆弱的琺瑯層,這種細膩的工藝是朗格最令人稱道之處。琺瑯的光澤與阿拉伯數字時標、軌道式分鐘刻度相映成趣,讓人聯想到19世紀鐵路時代對精準時計的渴望,也呼應了1815系列的歷史底蘊。


▲6點鐘方向的陀飛輪透過大視窗展現機械美感,持續旋轉以抵消地心引力,確保走時穩定,橋板與框架經黑色拋光處理,視覺效果更顯精緻。

除了低調奢華外觀,複雜功能也值得細細品味。這只新作的核心亮點,來自於6點鐘方向的大型視窗,陀飛輪在其中旋轉,除了是機械工藝的展演,也肩負著實際功能,眾所周知,陀飛輪的設計初衷是對抗地心引力對擺輪系統的影響,確保手錶走時更穩定。朗格進一步強化這項傳統複雜功能,加入停秒裝置與歸零功能,當佩戴者拉出錶冠時,陀飛輪會瞬間停下,小秒針同時跳回零位,分針也能精準對齊刻度。這讓佩戴者在調校時間時,不僅能欣賞陀飛輪的結構之美,更能獲得近乎絕對的走時精準。


▲手錶搭載L102.1手上鍊機芯,具72小時動力與3Hz震頻,機芯的3/4德國銀夾板、黃金套筒與手工雕刻細節,彰顯朗格一貫的工藝水準。

翻至錶背,同樣是一場工藝盛宴,藍寶石水晶底蓋下,朗格自製L102.1手上鍊機芯完整展現。這枚機芯蘊含能自由擺動的朗格擺輪游絲與螺絲擺輪,提供72小時動力,震頻為每小時21,600次,機芯裝飾一如既往地細膩:德國銀製3/4夾板、螺絲固定黃金套筒、手工雕刻的擺輪橋板,無一不是德系製錶的標誌。最吸睛的細節,當屬陀飛輪中央的鑽石端石,鑲嵌於黃金套筒之中,這是朗格在頂級時計上才會採用的傳統配置,象徵品牌對細節的極致堅持。


▲專利設計能使佩戴者拉出錶冠時,陀飛輪立即停下,秒針同時歸零,此罕見配置讓時間校準達到高精確度,改善傳統陀飛輪的微小誤差。

朗格產品研發總監Anthony de Haas曾表示,1815 Tourbillon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創辦人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懷錶創作,品牌將歷史傳承以當代工藝重新演繹,從陀飛輪的精準控制,到琺瑯面盤的純粹美感,這只手錶不僅僅是功能的疊加,而是將傳統與創新編織成完整的故事。

這款限量50只的1815 Tourbillon猶如一種品牌堅持發揚高規格工藝的承諾,以及對精準永不妥協的宣言,佩戴它,就像將朗格近兩個世紀的製錶哲學凝縮於腕間,讓傳統與現代,在每一次對著手錶相視而笑的瞬間相遇。


1815 Tourbillon

950鉑金材質/L102.1手動上鍊機芯/時、分、小秒顯示/陀飛輪裝置/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錶徑39.5mm/限量5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