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日內瓦鐘錶與奇蹟錶展落幕後,整個錶壇的話題熱度卻才正要開始升溫。這場年度盛會向來是觀察當代製錶趨勢的重要指標,而今年各家品牌還是照慣例地使出渾身解數,無論是從機芯技術、錶款設計,還是整體風格走向,都讓人嗅到一股「回歸創新」的強烈氛圍。回顧今年錶展,我們大致可以歸納出三個最鮮明的趨勢:創新突破、大錶徑回歸、以及用色更加鮮明,以下就帶大家一窺這些最新的錶壇發展重點。
1. 創新精神再度突顯
以往大家常說手錶品牌們多數過於保守,動輒只是改改配色、調整細節,改款不改魂。但今年不太一樣了,不少品牌都拿出了十足的誠意與膽識。像是勞力士這回直接帶來全新系列Land-Dweller,搭載最新的7135機芯,據說研發長達十年,還一口氣申請了32項專利!更驚人的是,這是勞力士第一次在鋼殼運動錶上採用透明底蓋,還配備5Hz高震頻,是品牌首見。要知道,對勞迷來說,這種「破格」操作真的是歷史性時刻。
▲勞力士2025年別開生面打造新系列Land-Dweller,連機芯也是嶄新設計,展現品牌技術力的突破。
再看其他品牌也不遑多讓,例如GRAND SEIKO的9RB2機芯精準度驚人,年差只有正負20秒,堪稱目前最穩定的Spring Drive機芯。NOMOS的Club Sport Worldtimer也在實用性與風格之間拿捏得宜,讓不少喜歡簡約風卻需要複雜功能的錶迷驚喜連連。總的來說,創新不再只是獨立製錶品牌的專利,大品牌也捲起袖子開始加入戰局,未來幾年的錶壇勢必精彩可期。
2. 大錶徑又開始流行?
近幾年隨著復古風盛行,中性尺寸的手錶大行其道,像是39mm甚至36mm錶徑的作品都愈出愈多。不過今年的錶展透露出一個新的訊號:大錶徑似乎正悄悄回歸。像是帝舵推出了43mm的Pelagos Ultra和Black Bay 68,一下子就把焦點拉回大尺寸路線。這其實很有趣,因為帝舵前幾年還主打小尺寸市場,這波操作彷彿在告訴我們大錶徑沒退場,只是暫時低調。
▲前幾年還陸續推出錶徑小一點的Black bay,帝舵2025年倒是主攻43mm相對大型的尺寸,似乎又有燃起大錶徑戰場的意味。
從設計角度來說,大錶徑確實更有視覺衝擊力,也比較適合放入更多技術機芯或特殊設計。對於手腕粗一點的錶迷而言,大錶徑也是更友善的選擇。當然,最理想的狀況還是品牌能持續提供多種尺寸選擇,讓不同需求的錶迷都能找到合適的款式。畢竟,手錶本來就是一種個性延伸,沒有放諸四海皆通用的標準答案。
3. 色彩越來越大膽了!
面盤和錶帶的顏色變化,一直都是讓收藏家們著迷的重點,而今年的展覽中,色彩的運用更是突破以往。不只是勞力士玩得風生水起,從漸層紅色的Lady-Datejust、白金殼配綠圈、綠色陶瓷面盤的Sprite GMT,到金色綠面Sky-Dweller,配色玩得比誰都大膽。帝舵的酒紅面Black Bay 58也很有話題,這其實是復刻1990年代未量產原型錶的色調,洋溢滿滿的歷史情懷。
▲真力時為了慶祝創立160週年,誠意推出三款採用藍色陶瓷製作的新品,既能與自家的基因呼應,也帶來搶眼視覺效果。
除了面盤,像ZENITH、TAG HEUER等這些品牌還更進一步,把色彩擴展到錶殼與錶帶。真力時的Chronomaster Sport、Pilot和Defy系列都用了藍陶瓷殼與彩色錶帶,泰格豪雅的Formula 1系列也走一個活潑熱鬧的路線。當然有些過於奇異的色彩可能不會成為長青款,但至少它們為錶壇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多元性,也讓大家重新思考手錶不只具備功能性,還能是個人風格的延伸。
2025年的鐘錶與奇蹟展新品多、話題多,更重要的是,它展現出整個錶壇重拾創新、敢於改變的決心。無論是機芯技術的突破、大錶徑設計的回歸,還是色彩的奔放應用等,都讓人感受到製錶工藝正在往更多元、更具個性的方向邁進。接下來的一年,我們可以期待看到更多有趣又具啟發性的作品登場,錶展落幕並非結束,而是替新的一年揭開精彩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