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柏表有哪些高阶特色工艺

芝柏表表厂的建筑是由拉绍德封建筑师Léon Boillot所建,已有百年歷史,主体建筑约在1904~1905年之间完成,1918年时建筑西侧再行扩建。在成为芝柏表厂之前,曾经辗转为其他鐘表品牌或閒置、或作为仓储之用,2001年芝柏表所属的Sowind集团收购并且经过了15个月的翻修,使之保留了不少建筑本身的当代特色,包括在当时罕见的平坦屋顶,另外铁制的屋樑与中柱、楼梯、彩色玻璃天井与饰有蓟草图样的屋簷,都反映着当代的建筑特色,经过復修后,又能够因应鐘表的现代化产线需求,如今作为芝柏表表厂(事实上是Sowind集团的表厂),颇有传统鐘表工艺与时代建筑融合的感觉。

▲身为业界少数长期研发自制机芯的品牌,芝柏表厂内既有自动化产线,也有为数眾多的制表人员逐一手工打磨或组装机芯。

和绝大多数表厂的制程一样,即便是重视手工打磨的芝柏表也必须一定程度的由机器协助初期的零件制作,因此在CNC车间设有由多台自动冲压机器构成的产线,毋须人工作业就能够迅速且精确地切割出机芯黄铜基板等零件的毛坯,螺丝孔洞等细节也能够一併预留,达到量产的需求,取而代之的则是必须定期检查与更换车床刀具,以免因使用磨损而损坏制作出来的零件品质。另外芝柏表也拥有五轴切削机具,能够以高速切割出更为立体、复杂的表壳形状,在此由于所制造的除了不锈钢与K金材质零件,芝柏的产品线中还包括了更为坚硬的鈦金属,需要用更高速才能钻削,因此在机具旁甚至还备有灭火器,以应对机具切削产生高温时可能偶发的起火意外。

至于芝柏表的重头戏高级鐘表部门,则设置在品牌总部内,有别于表厂内每位制表人员分工完成不同阶段的打磨与组装制程,这裡则是由一位制表师全责负责一枚机芯的制作,由于复杂机芯零件细小复杂,仰赖高度手工,光是以黄杨木条打磨陀飞轮框架的小动作,就需要2~3天的作业时间,也因此一枚高阶机芯可能需时1~2个月才能完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芝柏表近年积极研发创新的案例:

▲经过5年研发实作方才成型的恆定动力擒纵拥有多项专利,无论发条是处于满鍊或是将尽的状态,都能够稳定地输出平均动力至摆轮。

Constant-Force Escapement 恆定动力擒纵 
一般腕表会因发条鬆紧程度造成扭力大小不同,因此影响摆轮的摆幅以及走时精准度,尤其在满鍊与动力将尽时差距更为明显,因此如何让腕表保持恆定动力,就是品牌叁不五时便会挑战的课题。芝柏表的恆定擒纵结构其概念与原型在2008年提出,经过5年时间的研发实作终于推出并发表在实表恆定动力擒纵腕表上,不仅外型足够抢眼,并拥有多项技术专利。

▲以DRIE电子蚀刻技术一体成型鏤出的硅材质框架与弹性游丝真的只能以薄如蝉翼来形容,中央游丝仅14微米细,仅头髮的1/6。

业界为求达到恆定动力的作法各有千秋,而芝柏表以DRIE电子蚀刻技术一体成型鏤出一枚硅材质的固定框架与弹性游丝,中央横跨框架的游丝仅14微米细,仅头髮的1/6粗细,来自发条盒的动力会透过上述的硅质弹性游丝与新增的二枚叁齿擒纵轮蓄积能量,当能量储存至一定临界点时,弹性游丝便会呈波浪式摆盪,向擒纵轮输出稳定平均的动力。由于硅质游丝框架乃以摆轮为中心放在面盘的垂直中轴上,还特别设计成如同蝶翼般的对称形状,看起来较为花俏,置于随着欣赏角度不同还会有蓝、紫等不同光泽反射,不过据知这样的形状设计并非单纯是出于视觉的对称美感考量,而是经过品牌与纳沙泰尔的电子与微工程学中心(Swiss Electro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Centre)合作,经过复杂的力学与材料学应用计算检测,这样的形状与屈曲度最能将动力稳定地传输至摆轮中心。无论是技术上的创新或是鑑赏层次的提升都是可圈可点,也让搭载此装置的腕表一发表,立马夺得了当年度日内瓦时计大赏的最高荣誉金手指奖。

▲新的叁桥桥板以立体造型搭配磨砂鈦金属材质,相应地面盘还随之做出斜度,为品牌的经典象徵做出新一代改版。

Architectural Bridges立体鈦金属叁桥 
经典经过时间洗练,固然还是可以被称之为经典,但置换于现在的时空,是否还能够有其他的样貌展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从前述的歷史回顾不难发现,其实芝柏表的金桥也经过了几代样貌的变化,而这样具代表性的箭头形桥板,2014年在叁桥陀飞轮腕表有了更进一步的进化蜕变。

▲在'14年初发表的NeoTourbillon是玫瑰金材质,'15年新款搭配DLC黑色鈦金属表壳,前卫的科技感与突破传统的叁桥更为对味。

NeoTourbillon腕表同样以叁枚桥板作为面盘主视觉,桥板的搭桥方式呈现完全不同的切割和结构,3个鈦金属箭形桥板做出弧形线条,并各以二根垂直轴固定,看起来真的就像在表面上搭了一座桥,不仅质地硬度更胜不锈钢,也比不锈钢更为轻盈45%,再经倒角处理、喷砂加工与黑色PVD镀膜,硬朗的线条犹如恢宏建筑般耸立;与弧形桥板相应,作为基板的面盘其两侧可看到角度极大的斜面,表款镜面也为此做出有高度的箱形与无表圈设计,彷彿一道窗户般可从侧面欣赏结构而不会受到镜面曲折而变形。

▲由于使用硬度高的鈦做为桥板材质,在切削成型时就必需让刀具更高速的运作,不仅磨损的频率更高,也必需注意加工时产生的高温。

新颖视觉之外,另外从透明底盖其实很难看出它具备了自动上鍊结构,事实上其白金微型自动盘安装于面盘12点鐘的发条盒下方,也因此表背侧机芯能够呈现手上鍊机芯的精彩打磨与装饰,以箭头形的黑色PVD鈦金属桥板为视觉重点;其次并採用更大的发条盒以容纳更长的发条,再搭配极轻的鈦金属陀飞轮与大于常规尺寸(达14.44mm)的里拉琴外型框架,种种多项独特技术的优化更新,让这枚机芯从裡到外都是话题。

▲现今的陀飞轮虽几乎变成眾品牌高阶复杂功能的「基本款」,但芝柏表的陀飞轮无疑是最精致的其中一员,里拉琴形状的框架别无分号。

Tri-Axial Tourbillon叁轴陀飞轮 
提到叁轴陀飞轮第一个想到的通常会是积家或FRANCK MULLER,但过去大多数的叁轴陀飞轮都需要一个球形框架才能够支撑(因此又称球体陀飞轮),较多的框架难免遮挡了欣赏陀飞轮复杂结构作动的兴致;而2014年也加入这场天旋地转的混战的芝柏,Tourbillon Tri-Axial除却了过多的金属框架,以最少的支撑点让陀飞轮尽情旋转,当然结构的支撑度、强度,相对也需要更精密计算,不仅机芯的负担增大,零件数之间的咬合精密度、复杂度尤其不能同日而语。

▲为了全面性欣赏叁轴飞轮的作动,腕表特地在陀飞轮位置的镜面做出拱形,表侧并开了一扇长方视窗,多个角度均能尽情鑑赏。 

回顾2008年时芝柏就作出了双轴陀飞轮,整体设计是以品牌经典的叁金桥陀飞轮款式为基础,2014年芝柏前进到叁轴,叁个轴心框架分别为:内框架与面盘水平带动摆轮一分鐘转一圈,第二框架沿着第二个轴心垂直方向每30秒转一圈,而二者又整合于两分鐘转一圈、与面盘水平的第叁框架中,两两垂直的轮轴角度让陀飞轮「翻滚」的动态十足,旋出3D的立体空间维度。陀飞轮内框架保留了七弦琴般的造型,优雅线条与19世纪以来芝柏陀飞轮的设计呼应,陀飞轮框架零件共140个仅1.24克,并配备黄金螺丝微调摆轮、震频21,600vph(3Hz)。

▲叁轴陀飞轮虽并非芝柏表首创,但品牌两两垂直的轮轴角度较为少见,加上没有太多框架遮挡,让陀飞轮的十足动态一览无遗。

为因应陀飞轮轮轴两两垂直旋转时的空间需求,搭载Tri-Axial Tourbillon装置的腕表在9点鐘陀飞轮位置的镜面特地做出拱形透镜,表侧还开了长方形的透明视窗再嵌上拱面水晶玻璃,正面、侧面的鑑赏角度万无一失,尤其每30秒旋转一周的第二框架垂直方向的翻滚深度也能欣赏,不枉品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