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时轮系基本结构

走时轮系是位于发条与擒纵装置之间,数个齿轮所构成的轮系;藉由齿轮上不同的齿数换算,将动力传递至擒纵装置,同时达成时、分、秒的显示功能。走时轮系基本上包含发条盒(边缘有齿轮,称为一番轮)、二番轮(分针轮)、叁番轮、四番轮(秒针轮)、五番轮(擒纵轮),藉由每个齿轮的搭叠连接,完成能量传递。

每一个齿轮主要分为叁个结构,由铜合金制成的金黄色齿轮,以及贯穿齿轮中央的不锈钢轴心(称为轮轴),还有固定在齿轮上方或下方的轮轴小齿轮。透过齿轮与轮轴小齿轮连动,例如:当二番轮转动一圈时,叁番轮就可以转动6、7圈以上,传递到五番轮时,可以转动700圈以上,因此小小的一个发条盒,可以提供40小时、或是7天的动能,这就是透过奇妙的轮系设计,才得以达成的功能。

不过这几个齿轮,只能显示到分鐘的数据,因此在机芯的背面(本文的机芯背面系指接触面盘那面),有连接分针筒车的日裡车(时针转换齿轮),将转换的动能传递到时针伞车(也就是时针插入的底座),因此透过这样的转换,就有了清楚的时、分显示功能。

 

▲ 我们以爱彼表的Cal.3090机芯来做范例,图中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即为齿轮转动的方向。


时针轮系配置
由于传动时针轮系的零件都位于面盘下方,因此除非拆除面盘或是观看鏤空表款,否则不容易看见时针轮系结构。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中央位置的分针筒车,右侧连接日裡车,当时针伞车套在分针筒车之上,齿轮边缘与日裡车上层的小齿轮嚙合,因此时针伞车可以准确的显示小时功能。
 

 

 以帕玛强尼的Cal.331机芯为例,上图的机芯已拆下时针伞车,下图显示为装上。


齿轮结构
走时轮系的齿轮,大致上分为叁个部份:齿轮、轮轴、轮轴小齿轮,根据设计的需求,每一个齿轮的齿数都有所不同,轮轴长度也是各自不同。一般价位的机芯是不会对走时轮系的齿轮进行打磨,但是高级表厂或是通过日内瓦印记认证的机芯,对于齿轮都会进行细部的打磨,例如:齿轮支撑樑需削角处理,轮轴小齿轮的齿瓣与轮轴顶端都要镜面拋光(降低摩擦力),如此才能兼具美观与功能性。

 

▲以爱彼的Cal.3090为例,齿轮的支撑樑已经过削角处理,轮轴与轮轴小齿轮也经过拋光。


不同的走时轮系配置
一、小叁针配置
一般来说,小叁针是最简单、也是最传统的设计;位于中央的二番轮,轴心直接连接机芯背面的分针筒车,透过日裡车与时针伞车,即可提供时间显示。秒针大多设置于六点或九点鐘位置,面盘上会标示小秒针盘。由于设计结构简单,通常故障机率小,制作精密度的要求也不及大叁针来的高;但现在有部份大叁针机芯透过附加模组的设计,改变为小叁针显示,因此不具备上述的优点。

 

▲ 在2006年百达翡丽发表新款的Ref.5119,内部搭载百达翡丽自制的Cal.215机芯,直径为21.9mm,每小时震频为28,800次。小秒针位于6点鐘位置,是直接由秒针轮的轴心所延伸,再套上小秒针。


 

 本款手表配备超薄 F.P.151机芯。这枚机芯原创于1950年代,本为怀表设计,是直径达十六法分(16 x 2.26 =36.16 mm)的大机芯,每小时震频为21,600次。位于9点鐘位置的小秒针,也是直接由秒针轮的轴心所延伸。


二、大叁针配置
由于大部分的使用者开始习惯大叁针表款,因此表厂纷纷开发出大叁针专用的机芯,由于大叁针的走时轮系远比小叁针复杂,因此我们分别介绍以下几款常见的、或是特殊的大叁针机芯来说明。

 

▲ 这枚机芯的轮系排列,由右下到中间,分别是二番轮、叁番轮、四番轮,中央的齿轮是秒针轮。由于中央缺乏分针轮,因此无法与日裡车转换时针指示;解决的方法就是在叁番轮的轮轴小齿轮,连接一个可分离的分针轮筒车(位于机芯背面,ETA 2892A2採用同样的设计),这样就可以成功显示的时、分、秒叁项功能,这种特殊的分针轮筒车,目前运用的相当广泛,包括沛纳海、芝柏、尚维沙的机芯,都採用此种设计,这种设计也不侷限于大叁针机芯,用途十分广泛。

 

 

▲ 劳力士在1977年推出的Cal.3035机芯,以及1988年推出的Cal.3135机芯,都是大叁针机芯。由图片中可清楚看见轮系的排列,与ETA系列类似,中央齿轮(四番轮)都是秒针轮。因此需要额外的分针轮,与日裡车转换时针指示;这个额外的分针轮(轴心採用空心设计,让秒针轮轴心通过)位于四番轮与夹板中,由一个小型齿轮连接发条盒的齿缘,达成与分针轮相同的功能并穿过机芯基板,然后套上分针轮筒车,就可连接日裡车齿轮。

 

 

 

 

 这款机芯目前是瑞宝表的专用机芯,它的原型是ENICAR Cal.165机芯,经过瑞宝表的小修改,成为多功能机芯。这枚机芯原本的设计就是大叁针功能,由机芯的拆解图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二番轮位于二番轮夹板下方(在机芯中央的位置),左侧的叁番轮上面连接四番轮,因此分针轮与秒针轮都位于机芯中央,自然无须其他的辅助齿轮,这是非常节省空间、也十分方便的设计。所以瑞宝表还可以在6点鐘位置,放置一个小秒针的位置,但目前瑞宝表都将此机芯的秒轮轴心截短,只採用小秒针显示。

 

 

 

 

 


 

 

 

▲ 在2006年朗格推出了第一款大叁针手表-The Richard Lange,这款手表採用Cal.041.2手动上鍊机芯;它的机芯架构就是朗格的计时机芯,厂方设计师特别将计时结构去除,因此成为了一枚手动上鍊机芯。但是原设计就是小秒针的结构,因此Cal.041.2在四番轮上加装两个齿轮,连接到分针轮上的大秒针轮轴,成为一枚大叁针机芯。其实这样的设计,存在于许多早期的机芯上,因为原本的结构是小叁针设计,所以需透过夹板上方的附加齿轮,连接中央的大秒针轮,形成大叁针功能,着名的劳力士Cal.1570机芯,也是使用相同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