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鍊机制简介

机械表以发条储存动能,但发条盒空间有限,如何保持动能源源不绝,而又不用常常手动上鍊,自怀表时代就已经是制表师想要解决的问题,更何况透过自动上鍊还能随时让发条保持在稳定的动能状态,对于走时的精准度也很有帮助。1770年瑞士的Abraham-Louis Perrelet发明了自动上鍊的怀表,其设计是以360度旋转的自动盘带动上鍊轮系,与现今的常见设计接近,不过怀表是放在口袋裡的,不像手表能常随着手部动作变换角度进行上鍊,而且当时设计未臻完美,即使在数年之后宝璣改良成摆锤式的自动盘,也没能普及。直到1920年代开始,手表的自动上鍊装置才再度受到重视,英国制表师John Harwood于1924年发明撞锤式的自动上鍊系统,进入1930年代后,各种现在看来十分新奇的设计陆续出现,其中最优秀的是自动盘能360度旋转的劳力士设计,如今已成为最普遍的自动上鍊类型。之后的数十年间,陆续有新的发明,但多数并不实用,目前还有少数品牌在使用而且效果不错的,最知名的是IWC的「啄木鸟」、精工的「魔术槓桿」,以及近年宝齐莱使用的环型自动上鍊装置。同类自动上鍊装置的原理都不会差太多,但各种机芯的变化则有很多种,本文将说明现代自动上鍊的基本原理与较普遍的转向装置。
 

▲ Perrelet制作的自动怀表
从背面及侧面可以看到相当厚实的自动盘,若光从外观来看的话,与现代的设计差别不很大。

1.基本运作与动力来源
我们先以ETA 2541(2824的前身)为参考,说明自动上鍊组件的名词,如图解所示:1自动盘、2自动轮、3与4组成自动一番轮(辅助转向轮)、5与6组成自动二番轮(转向轮)、7自动叁番轮(减速轮)、与8自动四番轮(上鍊轮)、9大钢轮、10发条盒。3-6也可统称为转向轮,作用在于将自动盘顺、逆时鐘旋转的相反力量转变成相同方向以进行上鍊动作。自动盘虽重,但通常发条扭力更大,不易直接上鍊,而减速轮与上鍊轮的圆心部分都还有一层小齿轮,因此可以透过齿轮比的调节,让快速转动的齿轮输出较大扭力以顺利上鍊。而自动盘的固定方式基本上有如图所示的滚珠式与轴心式轴承,一般来说滚珠式较为灵活,但劳力士的轴心式也获极高评价,结构的好坏最终还是要依机芯整体设计而定。

 

 

 

▲ ETA 2451自动上鍊图解
1到10为能量从自动盘传递到发条盒的过程,关键在于3、4同轴与5、6同轴的两组转向轮。


2.棘轮式转向轮
棘轮结构指的是能控制齿轮只做单向作用的设计,这样才能让自动盘一边空转,而另一边可以上鍊。先以单向上鍊的ETA 7750为例,其转向轮B由上而下可以分为上层齿轮、棘轮、下层齿轮、轴心小齿轮,后面叁者连动,可以与上层齿轮作反方向旋转,因此只有自动盘(已卸除,轴心在A的位置)往上鍊方向旋转时,才会传动到减速轮C。若在双向上鍊的情况,则像ETA 2451一样,再加一个辅助转向轮即可。各品牌的棘轮结构稍有不同,但原理不变,可透过劳力士的设计来了解;红轮内部有一个棘轮与两组棘爪,棘轮与轴心小齿轮连动,而棘爪与红轮相连,红轮逆时鐘旋转时,棘爪勾动棘轮,反方向则棘轮会滑开,因此自动盘不管如何转动,都能让带动减速轮的轴心小齿轮只做逆时针旋转进行上鍊;两个红轮并列,便达到双向上鍊的效果。欧米茄的1045型机芯是更为简单的做法,只有单向能量可转动减速轮C。

 

 

 

 

▲ ETA 7750单向上鍊转向轮
图中可看到转向轮B为多层结构,下层齿轮较上层齿轮稍大,两轮间隐约可以看到棘轮装置。

 

 

 

 

 

 

 OMEGA 1045型单向上鍊机芯
轴心式轴承穿过自动一番轮B,配合自动盘上的条型棘爪A,让B只能单向旋转上鍊。

 

 

 

 

 

 

▲ 劳力士棘轮结构
A.棘轮,B.棘爪,C.轴心小齿轮,D自动轮,自动轮只与一个红轮接触。另一个红轮结构相同。

 

 

 

 

 

 

▲ 劳力士双向自动上鍊轮系
A.固定轴心式轴承的锁片,B.自动轮,C.减速轮,C亦有轴心小齿轮,藉以传动下一个齿轮。


3.离合式转向轮
离合式的基本原理是当自动盘往上鍊方向转动时,自动盘将离合齿轮推到与减速轮咬合的位置;反向旋转时则自动轮将离合轮推往反方向,使之不与其他齿轮咬合而空转。以宝璣550机芯为例,离合轮B与定位桿I分别做在同一零件的不同位置,因此连动,而透过机板高度能限制I和B的活动范围,定位弹簧H会让B咬合C,当自动盘顺时鐘转时,B便带动上鍊;反向旋转时,B则脱离C空转,十分简便可靠。再看积家889型的双向上鍊情况,以相同原理稍做调整即可;齿轮的序列因设计不同而有时会多会少,无需在意,重点在于CD两个离合轮,它们被设计在一个大约是正叁角型的板子上,与固定的支点各据叁角,因此是可有限活动的;当自动盘顺时鐘转时,C咬合E,反向时则是D咬合E,而E都是往上鍊的逆时鐘方向旋转。此外,还可看到自动上鍊轮系的止逆装置,即889中的F和宝璣图中的G。

 

 

 

 

 

 

▲ 宝璣550型自动上鍊轮系
能量从自动轮A(已卸除),经过离合轮B,经CDE到达发条盒F。I可限制B的离合范围。

 

 

 

 

 

 

▲ 积家889型双向上鍊轮系
A到E是传动路径,接续再至发条盒。离合轮CD可适当位移,同一时间只有其一能接触到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