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指针才是真奢华?卡地亚Tank和LV Tambour两大巨头用铂金「跳时」挑战传统读时


铂金与Art Deco美学,对很多人来说就是经典与格调的代名词;当这两者遇上「跳时」或「视窗」显示,整只手表立刻化身为时间与设计的雕塑。2025年的这波复古潮,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把上世纪的几何美学、精致工艺与现代机械语言重新对话。其中卡地亚以Tank à Guichets延续其历史脉络,将斜角与纯粹跳时机械视为对原作的致敬;路易威登则用Tambour Convergence把视窗概念放进自家三大工坊的技术矩阵,让珠宝镶嵌与自制机芯成为叙事主角。两者表面都选择铂金这种沉稳且具高贵的材质,但表达方式截然不同:一方偏向传统跳时的机械诗意,一方则以连续转动与珠宝语汇讲述现代优雅,比较它们,不只是比机芯或镶嵌工艺,更是在看两种品牌如何把历史符码转写成当代语言,那种既尊重源头又勇于创新的态度,正是这两款最迷人的地方。


CARTIER Privé系列Tank à Guichets

2025年最让老表迷心头一震的作品,卡地亚这只Tank à Guichets相信是名列前茅,它属于Cartier Privé系列那个专门为收藏家与设计行家准备的小众殿堂,每年都会选出品牌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设计,重新诠释一次。这回的主角,是诞生于1928年的跳时坦克,一款把Art Deco精神、几何秩序与未来感融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当年Louis Cartier创造它,是为了让时间的阅读更直觉、也更现代,所以设计捨弃了指针,只保留两个显示窗(Guichets),让时间像仪表一样精准跳动,这样的设计在近百年前简直是前卫宣言。如今卡地亚重新演绎,不只是复刻,而是用21世纪的工艺去再现1920年代的想像:极简、神祕、又带着一种冷冽的诗意,Tank à Guichets一直是Tank家族中最稀有、也最具收藏价值的一支,如今它再现于Privé系列,可说是对卡地亚「设计即功能」哲学的再度宣示。


▲源自1928年Art Deco几何美学,铂金斜角版重现1930年代倾斜视窗设计的创意精神。Source:Hodinkee

Cartier Privé系列的精神并非单纯重制经典,而是藉由当代工艺让历史设计重新呼吸,自2017年登场以来,Privé陆续复刻了Crash、Tank Cintrée、Tortue、Tank Normale等经典造型,每一款都以极高的还原度与细节,让藏家回味卡地亚设计的黄金年代。至于Tank系列的起源可追溯到1917年,灵感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坦克履带线条,强调几何对称与刚中带柔的比例,到了1928年,卡地亚推出Tank à Guichets,把这种几何概念推向极致,它把整个表面封闭,只留下两个险时视窗,当年它是Tank家族中第一款具备复杂功能的型号,也是品牌少数以数位方式显时的手表。1930年代的Tank à Guichets产量极少,几乎每一只都是特制品,但此后它长达70年未再现世,直到1997年卡地亚150周年时限量发行铂金款150只,再到2005年的Collection Privée Cartier Paris玫瑰金款,又是150只。如今2025年的新作,是20年后的第三次回归,灵感直接取自1928年原型,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延续。


▲缎面铂金表面倾斜配置,10点方向跳时、4点方向为逆行分钟,酒红数字增添典雅层次。

第一眼看到这只Tank à Guichets,你可能会怀疑它是不是哪个现代建筑师设计的,整个表面就是一片金属墙面,没有指针、没有时标,连面盘都被取消,只留下两个视窗,10点方向显示小时、4点方向显示分钟。这样的设计几乎是极简主义的化身。表壳尺寸为37.6x24.8mm,厚度仅6mm,比例纤长而优雅。铂金壳经垂直拉丝处理,表面有细致的缎面光泽,线条俐落。两个视窗的边缘由工匠手工拋光,让金属表面在光线下闪出柔和反射,数字採印刷设计,这个版本以深红色字样对应黑色皮带,彰显绅士优雅品味。时间的呈现方式同样值得玩味,上方的跳时盘每小时瞬间跳动一次,象徵时间的断裂与节奏感;下方的分钟盘则是逆行式连续运作,指针走到终点后迅速回弹,带来视觉上的韵律感,表冠位置设于12点方向,是对1928年原版设计的直接致敬,也让整体比例更具雕塑感。


▲搭载9755 MC手上链机芯,厚仅2.1mm,驱动跳时与逆行分钟,续航约43小时。Source:Hodinkee

Tank à Guichets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极简又精准的显示,背后的关键在于它搭载的9755 MC手上链机芯,这枚机芯以伯爵着名的超薄430P为基础,由卡地亚工坊重新设计并整合跳时与逆行机构,整体厚度仅2.1mm,是手表能维持纤薄设计的重要原因。9755 MC的震频为21,600次/小时,动力储存约43小时,它专为Tank à Guichets设计,特别是跳时瞬跳的稳定性与逆行结构的可靠度,都经过严格调校。由于这款表主打极简外观,卡地亚选择实心底盖设计,不展示机芯,但这反而强化了整体的神祕感。对卡地亚而言,美学从来不是装饰,而是一种结构性的设计语言,机芯的存在,是为了成就时间的节奏与表面上的「静」,这样的组合,让Tank à Guichets不只是历史复刻,更像一场对机械与美学之间平衡的哲学思考:在卡地亚的世界裡,真正的奢华不是繁复,而是懂得留白。


LOUIS VUITON Tambour Convergence

Tambour Convergence这款于2025年登场的新作,是路易威登高级制表实力的最新宣言,也是一场设计语言的重构,它汲取上世纪初「Montres à guichet视窗表」的灵感,那是一种以开窗显示时间、捨弃传统指针的形式。如今,LOUIS VUITON将这种历史符码重新演绎,结合 Art Deco的装饰线条与当代制表的精密精神,诞生出这款以「匯聚」为名的 Convergence。表名背后藏着品牌的野心,它集结了日内瓦三大工坊的专业结晶,La Fabrique du Temps负责机芯研发、La Fabrique des Boîtiers打造表壳结构,而La Fabrique des Arts则以顶级工艺完成镶嵌与装饰。铂金镶钻款将这三者完美融合,展现出品牌少见的「内外兼修」气质,一眼即知是LV手表,却又完全颠覆过去印象。


▲致敬无指针视窗表与Art Deco风格,融合LV三大工坊专业,展现品牌制表实力新高度。

视窗表类手表出现在1920年代,那个充满几何线条与金属光泽的Art Deco时代,当时的爱彼、卡地亚都曾推出无指针的设计,时间透过开口以数字显示,象徵机械美学的未来主义想像。路易威登将这段历史重新诠释,并放入自家 Tambour系列的当代框架中,新一代Tambour表壳在2023年重新设计,鼓形轮廓更显精炼,从侧面看有自然的内收曲线,让整体比例更显优雅与现代。Convergence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表耳结构:外侧拋光、内侧雾面喷砂,营造出雕塑般的立体层次。而Convergence这个名字并非虚构,它字面上的「匯聚」指的正是LV制表系统的整合能力,从研发、制造到装饰工艺,全数内化于自家三大日内瓦工坊中,因此它的名字就像是品牌制表哲学的缩影,让设计、美学与技术最终走向一致。


▲铂金表壳覆以雪花镶钻,双拱形视窗显时,转动圆盘流畅展现时间的优雅律动。

Tambour Convergence铂金镶钻款整个正面由铂金打底,再以雪花镶嵌技法铺满795颗钻石,耗时超过30小时,不同尺寸的钻石以细密的角度排列,毫无缝隙地覆盖整个表面,如同光的瀑布,这种看似随机的分布,实则需要极高的手工精度,是珠宝工艺与制表技术的完美交会。表壳上方开有两个拱形视窗,上方显示小时、下方显示分钟,这种「双视窗」设计灵感源自路易威登家族在Asnières的历史宅邸,其阿拉伯风格窗框化为现代几何线条。透过视窗可见蓝色阿拉伯数字,以铂金菱形标志为指示点;不同于常见的「跳字」数位面盘,Convergence採用连续转动显示,让时间流动更具韵律,也少了跳动带来的突兀感。


▲搭载全新LFT MA01.01自动机芯,结构紧凑精准稳定,彰显LV自制机芯的创新实力。

Tambour Convergence的灵魂是一枚全新开发的LFT MA01.01自动机芯,由La Fabrique du Temps团队自主设计与制造,这枚机芯专为「转动式数位显示」而生,结构紧凑却能稳定驱动两组同轴转盘,使小时与分钟盘能以精确速度持续旋转。LFT MA01.01採用玫瑰金中央自动盘进行上链,震频为28,800次/小时,动力储存约45小时,它蕴含无卡度游丝摆轮与高精度惯性微调砝码,代表路易威登已经掌握了高阶机芯的核心技术。透明底盖下可见机芯的现代化装饰:喷砂桥板、微喷砂倒角、底板上均匀的珍珠圆点打磨。最惊艳的细节,是它捨弃传统红宝石轴承,改用透明蓝宝石宝石,既提升视觉通透感,也展现工坊的创新精神。这枚机芯不追求复杂结构,而是以「纯粹机械驱动数位显示」为焦点,证明品牌不只是会造美表,更懂得如何让机械结构说出自己的故事。


CARTIER Privé系列Tank à Guichets

铂金材质/9755 MC手动上链机芯/跳时、分显示/表径37.6x24.8mm/限量200只


LOUIS VUITON Tambour Convergence

铂金材质/LFT MA01.01自动上链机芯/时、分显示/表款镶钻795颗、番红花色蓝宝石1颗,总共约重1.75克拉/蓝宝石水晶镜面、透明底盖/防水30米/表径3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