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系对决 IWC与宝格丽黑色陶瓷三针表比一比


当黑色陶瓷遇上三针基本款的纯粹设计时,功能与美感的平衡被推向极致:它既能应对日常佩戴需求,又能以未来感与结构感脱颖而出,这种「简约中的深度」正是许多藏家着迷之处,本次我们将焦点放在两位风格迥异的代表作——IWC Ingenieur Automatic 42 Black Ceramic与BVLGARI Octo Finissimo Automatic,前者以经典工程师系列为蓝本,融入万国表在陶瓷制表领域的深厚功力;后者则以颠覆性的超薄设计和义式美学,重新定义现代经典,两款皆是黑色陶瓷与三针功能的结晶,却在设计与制表哲学上走出截然不同的路线。


▲Source:Watch Vault Australia

BVLGARI Octo Finissimo Automatic

自2014年进军超薄手表领域以来,宝格丽已经不只是手表做得「很薄」,而是把纤薄变成了一种态度,从最薄的陀飞轮、三问报时,到自动表与计时码表,Octo Finissimo系列一次次打破世界纪录,然而Octo Finissimo的魅力不止于超薄数据,它以独特的八角形结构,将义大利的建筑线条感与瑞士制表的精密工程融合得天衣无缝。最初,有人觉得它的外观太前卫,像时尚单品多过正经时计;如今,它早已被公认为现代经典,甚至成为超薄运动表的设计标竿。型号103077犹如此家族的「黑暗骑士」,它低调得像是隐形,但越看越有味道。


▲黑色陶瓷表壳与链带,厚度仅5.50mm,为世界最薄全陶瓷表,表壳八角形线条搭配超轻材质,带来轻盈与舒适的佩戴感受。

宝格丽用黑色雾面陶瓷做了手表的表壳、表冠、面盘和整合式链带,从裡到外都是同一种触感与色泽,这种陶瓷能吸收光线,让它在视觉上像融入背景一样,展现「隐形」的特质。表壳直径40mm,厚度仅5.50mm,这在全陶瓷结构中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数字,毕竟陶瓷虽硬,却也很脆,不是那麼好雕出这麼精细纤薄的造型。八角形多层次结构是Octo系列的标志,边线俐落而且层次丰富,让它虽薄却不单薄。链带由灵活的链节组成,和表壳无缝相接,佩戴起来像是一件贴合手腕的饰品,它的轻盈特性加上陶瓷温润的触感,让人戴上一整天也不会有压迫感,这种全陶瓷的存在,在钛金属与不锈钢版本中显得格外特立独行,像是用材质把它划进另一个层级。


▲黑色陶瓷面盘结合PVD黑指针与偏心小秒针,呈现极简单色美学,设计和谐统一,保留前卫个性并维持良好易读性。

103077的面盘,是那种「极简到不能再减」的设计,面盘本身同样以黑色陶瓷打造,和表壳、链带完美一致,整只表像是用同一块黑色材质切割出来的作品。时针与分针採PVD处理的黑色金属,和面盘融为一体,低调到彷彿只在光线反射时才浮现,小秒针被放在6点与9点之间的偏心位置,打破对称却又不失平衡感,这种设计很有义式的随性优雅。整体视觉虽是纯黑,但不同材质的光泽差异,以及陶瓷表面的细致雾面处理,让它在光影之间呈现微妙变化,虽说在极低光源下读时会稍有挑战,但大多数情况下,黑底上的指针依然清晰可见。这是一种「不是为了讨好所有人」的设计,它忠于风格本身,而不是去迁就传统审美。


▲内部为仅2.23mm厚的BVL 138自动机芯,配铂金微型自动盘,动力储存达60小时,透背可欣赏精致打磨,彰显高级制表工艺。

这只手表的灵魂,是BVL 138自动机芯,它的厚度仅2.23mm,是它能如此纤薄的核心原因,机芯用铂金微型自动盘取代传统中央轴心式自动盘,节省空间的同时,也透过透明底盖展现机芯的精密结构。从背面看去,能清楚看到日内瓦波纹、鱼鳞纹打磨、倒角拋光,这些都是高级制表的细节标配,但在这麼薄的机芯上做到如此细腻,更显难得。BVL 138 机芯的震频为3Hz,动力储存达60小时,对日常佩戴来说相当充裕,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早已被市场验证,不是单纯为了「薄」而牺牲耐用度。这枚机芯让手表不只是外观前卫的设计作品,更是内外兼备的高级时计,它把义式美感、瑞士工艺和极限工程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原来超薄也能这麼有份量。


IWC工程师自动表42

IWC Ingenieur Automatic 42 Black Ceramic这款表延续了1976年Gérald Genta为工程师系列打造的整合式链带设计,但这次IWC大胆地将全陶瓷材质引入其中,让它从一款经典运动表,进化成一件高科技工艺品。工程师系列自1955年问世以来,就以防水、防震、抗磁着称,原本是为技术与科学领域而生的专业工具表;如今,品牌将他们近四十年陶瓷制作经验,从黑色氧化鋯到彩色陶瓷,再到复合陶瓷材质,全都浓缩在这只手表之中,结果就是一种更立体、更有力量感的黑色,从表壳到链带,从细节到整体,都散发着低调却强势的气场。


▲全黑氧化鋯陶瓷表壳与整合式链带,表面经缎面、喷砂与拋光处理,兼具坚硬与轻盈,防水深度达100米。


拿起这只工程师自动表,你很快就会发现它跟传统金属表的「手感」完全不同,表壳、表圈、表背环、表冠护肩,甚至表冠本身,全都由黑色氧化鋯陶瓷打造,这种材质的维氏硬度高达1300,只有钻石工具才能加工,耐刮又不易变色,实用性与质感并重。42mm直径比系列经典40mm版本稍大,但由于全黑的收敛效果,实际上戴在手上并不突兀。IWC依然保留了三件式表壳结构,透过内部钛金属环固定表圈与表背螺丝,确保防水达100米,同时让陶瓷零件维持精准的比例与角度。链带的整合式H形链节同样採陶瓷制作,重量轻、佩戴时不受温度影响,夏天不烫、冬天不冰,表面还经过缎面打磨后再喷砂,触感细腻,边缘再以拋光处理,让不同光线下的黑色展现细腻的光影变化。这种全黑设计,既保有 Gérald Genta原作经典线条,也透过材质升级,让它看起来像是一件高科技护甲,低调却充满存在感。


▲深黑网格面盘搭配黑色夜光指针与时标,三点钟方向有日期窗与六点钟方向的闪电标志,细节展现立体层次与工业质感。

Ingenieur系列深植人心的「网格」纹理面盘被完整保留,这种由细线与方格交错的结构,赋予面盘浓厚的工业感与立体层次。黑色是主旋律,但它不是单调的纯黑,而是透过纹理与材质反射,呈现多层次的深邃感。指针与立体时标同样採黑色调处理,并涂覆Super-LumiNova®夜光涂层,在昏暗环境下依然清晰易读。三点钟方向的日期窗做了贴心的黑底白字处理,既不破坏整体配色,又确保日常阅读方便。有趣的是,这种「全黑」设计反而让细节更突出,例如纹理的阴影变化、指针边缘的反光、时标上的夜光层,这些原本可能被忽略的部分,反而因为色彩的节制而被放大,它不用炫目的色彩抓住目光,而是让人越看越觉得「这黑色不简单」。


▲IWC自制82110自动机芯配比勒顿上链系统,提供60小时动力,特别之处在于关键零件採氧化鋯陶瓷以提升耐用度。

手表搭载82110自动机芯,它採用着名的比勒顿上链系统(啄木鸟系统),能有效捕捉自动盘在双向运动中的能量,带来60小时的动力。耐用性方面,IWC把高压运作的关键部件换成陶瓷材质,像是自动轮与棘爪用黑色陶瓷、自动盘轴承则用白色陶瓷,这些部件几乎不会磨损,大幅延长了机芯的寿命,也减少了保养频率。机芯震频为4Hz,配有22颗红宝石,走时精准稳定。透过略带色泽的蓝宝石透明底盖,你能欣赏到这枚机芯的精致修饰,打磨与倒角处理在光线下展现细腻光泽,更重要的是,这种视觉上的黑色力量,从外壳一路延伸到内部,让你觉得这枚机芯就像是全黑装甲下的心臟:安静、强壮,随时待命。


BVLGARI Octo Finissimo Automatic

陶瓷材质/BVL 138自动上链机芯/时、分、小秒显示/蓝宝石水晶镜面、透明底盖/防水30米/表径40mm/参考价:NT$ 612,000


IWC工程师自动表42

陶瓷材质/82110自动上链机芯/时、分、秒、日期显示/蓝宝石水晶镜面、透明底盖/防水100米/表径42mm/参考价:NT$ 6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