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納海的陀飛輪有什麼不一樣的特色


陀飛輪是鐘錶史上的一個重大發明,早在懷錶時代,知名製錶師亞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為了解決懷錶嚴重的走時誤差問題,因而促使他著手研發陀飛輪裝置。當年由於懷錶經常被放置在錶主的口袋中,長時間下來,地心引力會對擺輪造成牽引作用;此外由於機芯組件中潤滑油的厚薄程度不一,如此會讓零件產生不同程度的摩擦情況,以上這些懷錶原本設計便存在的缺陷就是導致時計走時不精確的原因。


▲寶璣大師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創制了陀飛輪裝置,使得時計精準度得以提升到新境界,此技術日後也延續至手錶作品上,成為高水準工藝的一種象徵。

寶璣大師研發陀飛輪解決走時誤差煩惱

對此寶璣大師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他把擺輪、軸心以及擒縱裝置的零件都裝在一個會不斷轉動的框架內,由於這些組件呈現轉動的狀態,方位差的現象就能順利解決。因此當陀飛輪發明(寶璣大師在1801年申請專利)以後,懷錶的走時準度可說向上提升了一個等級,因此具備陀飛輪的懷錶往往也會被認為是品質更佳、走時更準的產品。雖然發展至手錶時代,由於佩戴型態的改變,手錶隨著錶主的手部活動而不停改變方位,某種程度上已經達成類似陀飛輪的效果,因此陀飛輪的重要性在今日已經慢慢式微,不過它所代表的高工藝水準依舊讓腕錶藏家們趨之若鶩,這也是每個高級品牌必修的一門複雜功能課題。


▲沛納海與2007年推出的P.2005機芯,建立其自成一格的陀飛輪特色。

沛納海的P.2005系機芯樹立自家陀飛輪特色

陀飛輪自從發明以來,它的設計延續了三個世紀其實並沒有太多重大的改變,所以有許多高級品牌的陀飛輪,基本上是異曲同工的設計,可能在陀飛輪的框架造型部分大家各自表述,但其實零件運作的原理大致相同,不過也有部分品牌努力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像是PANERAI沛納海所製作的陀飛輪就與其他品牌有些不同。沛納海於2007年所推出P.2005陀飛輪機芯是他們展現製錶創意的一個起點,自此以後沛納海的陀飛輪就在業界以及市場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特殊地位。


▲沛納海陀飛輪無論擺輪軸心與框架的相對位置、陀飛輪框架的旋轉速率等方面,都表現出與傳統陀飛輪不一樣的觀點。

沛納海陀飛輪具有特殊結構

然而沛納海陀飛輪到底有哪裡特別的呢?其實主要是在運轉形式以及運轉速率等兩大層面。傳統陀飛輪設計的框架與軸心設計為平行狀態(框架看起來就像在原地自轉),框架的旋轉週期則是一分鐘;沛納海改良了陀飛輪框架與軸心的結構,他們的陀飛輪框架與軸心反而是呈垂直狀態,此外陀飛輪框架的旋轉速率也提高到30秒轉一圈,因此沛納海的陀飛輪看起來是在進行360度的高速旋轉(視覺效果比傳統陀飛輪快上一倍),這種陀飛輪與傳統陀飛輪的效用不見得有明顯的高下之分,但就創造力以及視覺新奇度來說,沛納海陀飛輪著實值得被讚賞,這也是小沛陀飛輪作品雖然比例不高,但一推出往往就能引起市場矚目的箇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