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Top Banner 桌機版

二地時間手錶

二地時間幾乎公認是最實用的複雜功能,問題是功能本身實用是一回事,做出來的錶好不好用卻是另一回事。二地時間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種,最簡單的是跟時分針同軸的中央指針,有用24小時制、也有用12小時制另加日夜顯示的,另一個大宗是獨立的時分盤(通常是12小時制+日夜 顯 示 ),此外還有視窗式、碟式等等不一而足,有的顯示方式是以實用為主,有的則是追求視覺效果,而在這些訴求之外還有整體設計的問題,綜合起來成品的錶款好壞可以差很多,這中間可以看出錶廠的設計功力,還有他們對一只錶在意的是什麼。
 

JAEGER-LECOULTRE Master Hometime 另一個影子經典(左)
JAEGER-LECOULTRE 積家的二地時間,首先讓人想到的應該還是他們的 923 系機芯,這一系以獨立時分盤顯示第二地時間的機芯不論是直接推出 GMT 款、還是改制成世界時區款都相當活躍,這二年剛剛出過新款,連它提供模組給 AP 搭配他們自家機芯的二地時間款也是 AP 的常賣款,代表性由此可見一斑,相形之下這一系以中央指針搭配日夜顯示的 975 系機芯就沒那麼出風頭了。雖然這款是 2008 年出的,不過 975 系卻是積家的老型號了,獨立時分盤和中央指針式的二地時間孰優孰劣恐怕是見仁見智,筆者個人也認為是各擅勝場,重要的是細節的配套作得好不好,而這款正好符合我心目中中央指針式的二地時間最好用的形式:第二地時間是以 12 小時制搭配日夜顯示,指針也採用了跟一般時針接近的樣式,這種作法兼顧了中央指針式的簡潔和獨立時分盤方便閱讀的優點(如果日夜顯示可以做得更小一點就好了),比起 923 系也許更適合 Dressing Watch。


ULYSSE NARDIN Dual Time 另類的數位顯示(右)
ULYSSE NARDIN 雅典的二地時間也算是目前市面上頗有特色的一只,首先它是以二個獨立的按把雙向切換第二地時間,使用獨立按把來切換的二地時間已經不多了,而且還是雙向的,這麼費工的操作機構通常要到世界時區才會有,雅典這樣作的確很用心;另一點是它的第二地時間是以數字在視窗中顯示的,關於這一點就是贊否二論了,我相信不少人一開始都會把它當作日期顯示,當然雅典在這一點上頭也做了努力,像是它真正的日期就是以大日期顯示,不過我想實際使用時應該還是得花上一陣子才能適應吧!但是另一方面,這種作法確實讓面盤變得比較清爽了一點,不會再有好幾根針同時在走(這應該正是他們這麼作的目的)。這款的初出是 2006 年,不過之後陸續有作改款, 這次介紹的這款主要是小秒針的部份使用了雙頭針、搭配內外雙圈的刻度來顯示,除此之外面盤上的紋路、數字的樣式等等也都是雅典近期新款的風格。

 

 

 

 

 

GRAHAM Silverstone Time Zone 竄起的高速之星(左)
Silverstone 這幾年在 GRAHAM 格林漢旗下算是比較出頭了。長久以來提到 GRAHAM,大家會想到的都是 Chronofighter 的大錶冠和 Swordfish 的大眼睛, Silverstone——老實說沒什麼一句話就讓人認得出來的特色,是以在二大明星系列之前似乎總是被冷落。不過 Silverstone 還是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因為它在 GRAHAM 旗下是被定位成賽車錶(這點從它的名字就知 道),一旦他們家要作賽車主題的時候自然就得由它來扛,是以當前二年 GRAHAM 簽下了 F1 Mercedes GP 車隊之後,所有相關的錶款都是出在 Silverstone 上,讓這個小媳婦多了不少露臉的機會。這款二地時間有一般版 和 Mercedes GP 版,Mercedes GP 版主要是把主色換成了車隊的藍綠色,還有將錶圈上的時標改成了巴黎釘紋, 不過有鑒於這款二地時間是以 24 小時制顯示的,錶圈上的時標恐怕還是留著比較好用。錶帶搭配的不是 Silverstone 招牌的胎紋膠帶,不過紅色的縫線仍然很有賽車的氣質。

MAURICE LACROIX Les Classiques Grande Date GMT 經典洗練的挑戰(右)
這款是這次我們選的幾款當中唯一一款採用獨立時分盤顯示二地時間的;就像之前所說的,獨立時分盤和中央指針式的二地時間各有優劣,獨立時分盤的好處是讀起來很直覺化,使用者可以自然地判斷出第二地時間,而缺點是太佔空間,因為除了一個獨立的子面盤通常還得加上日夜顯示,一不小心就會把錶面搞得亂七八糟的。Les Classiques 是 MAURICE LACROIX 艾美 "Reset" 的新一代基本款,經典、洗練是系列最主要的訴求,但是當他們做到二地時間款的時候卻選擇了一個有可能會搞得很複雜的顯示模式,他們的做法—— 老實說有點冒險,他們取消了第二地的日夜顯示,這個做法固然是減少了面盤上的元素,不過對實際使用時的功能性也扣了不少分數,如果它能以小圓窗之類的方式顯示日夜對整體的平衡應該影響不大,同時又 兼顧了功能性,應該可以是為一個解套。獨立的第二地時分盤位在中線上,往上延伸則是大日期,工整的配置的確是做到了讓這種顯示模式不顯複雜。

 

 

 

 

 

SEIKO Grand Seiko GMT 樸素的一代經典(左)
二地時間是 2012 年 Grand Seiko——甚至是整個 SEIKO 精工的重頭戲。'12 年是 GS 二地時間款的 10 週年—— 老實說滿少有品牌特地為單一款式做週年的(通常至少是一個系列);為了紀念 GS 推出了二種藍面限定款,目前錶迷間的評價頗高,預計到貨後應該能有不錯的成績。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一般款。GS 機械機芯的二地時間一直都有二款,一款是採用較寬的錶圈,將 24 小時制的時標直接刻在錶圈上,並且採用了橘色的第二地時間指針,另一款則是這款。二款從推出以後都沒怎麼大改,直到這二年 GS 的機械錶全面從 9S55 升級到 9S65,二地時間才一起從 9S56 換裝 9S66, 從 56 到 66 機芯的基礎性能提升了不少,不過錶款的外型還是沒什麼變。嚴格來說 GS 二地時間的設計並不符合筆者個人對中央指針式的要求,不過它整體的古典氣質卻讓人很難用單純實用的角度來評價它,再加上 GS 外裝極佳的打磨,讓這款二地時間仍然足以躋身一代經典。

MONTBLANC TimeWalker GMT 追求二地時間該有的樣子(右)
2011 年日內瓦高級鐘錶獎的小指針獎頒給 了 MONTBLANC 萬寶龍的世界時區,這個獎項是專門頒給中 - 低價位的錶款,由萬寶龍獲得其實還滿微妙的,而在他們家的世界時區剛剛得到小指針獎不久來看這款他們在 2008 年左右推出的二地時間更是頗有今昔之感。萬寶龍鐘錶部門的產品、行銷政策一直都令人摸不著頭腦,比較這二款相隔三年左右的款式,不知道該說他們的世界時區太便宜了還是二地時間太貴了; 事實上萬寶龍 2010 年還出過另一款二地時間,同樣是 TimeWalker 系列的,不過是採用獨立時分盤顯示,這款甚至比世界時區還貴,只能說萬寶龍真是讓人猜不透。就錶論錶,這款的設計一部份符合我們對中央指針式的二地時間的要求,它的第二地時間指針採用了跟一般時分針類似的樣式,問題是它使用的是 24 小時制,樣式類似一般時分針的第二地時間指針如果不使用 12 小時制的話有時候反而會增加閱讀的困擾,這點算是這款比較可惜的地方。

 

 

 

 

 

TAG HEUER Grand Carrera 大日期二地時間 碟式顯示的光輝歲月(左)
Grand Carrera 近幾年似乎逐漸退燒了,連續幾年在 TAG HEUER 豪雅的新款中 Grand Carrera 都只佔了一二款,這樣的消長可能也關係到大錶潮的盛衰——當然大錶現在也不能說不流行了,只是拜中國市場之賜,40mm 左右的尺寸的確又找回舞台了。這款二地時間正是在 2007、08 年 Grand Carrera 初出,氣勢最盛的時候推出的款式,錶款上看得到許多當時流行的特色,像是 42mm 的錶徑、咖啡色面盤,甚至連二地時間功能也算,不過它的二地時間的顯示方式即使今天看來還是滿新潮的,Grand Carrera 設計上最大的特徵就是碟式顯示,不論是小秒鐘、計時分鐘,總之就是會想辦法在面盤上放進一、二個碟式顯示,這款的則是第二地時間。用顯示碟來表示第二地時間好不好讀還是其次,問題是這款的第二地時間是 12 小時制的,不過卻沒有日夜顯示,這對實際使用來說仍然是個問題。除此之外,12 點鐘的大日期是錶面上的另一個亮點。

BALL WATCH Engineer Hydrocarbon GMT 招牌技術的變相(右)
作為世界上首只耐寒溫手錶,Engineer Hydrocarbon 系列的特殊功能,代表著現代錶壇的一大躍進及製錶技術的突破,錶款能夠承受零下攝氏 40 度的低溫,且能抵禦高達 7,500Gs 的衝擊力和 12,000A/m 的磁場,防水性能達 300 米。面盤上的小時刻度,以綠色和黃色發光微型氣燈相間,錶圈亦於十二時位置鑲嵌自體發光的微型氣燈,即便無法長時間接受日光照射,仍可在黑暗環境中查看時間。而獨特的錶冠設計,可使其整個藏匿於防護裝置內,以保護鎖覆蓋其上,避免不必要的碰撞。因為採用特殊的潤滑油,在極低的溫度下也能精準運行,除了可適應海中的低溫外,對於劇烈的競賽滑雪運動也相當適合。新款在外型上雖無太大變化,錶徑卻加大到 42mm,且拜鈦金屬錶殼之賜,戴在手上並不形成負擔。由鈦金屬與不鏽鋼組成的錶帶質感相當好,鍊節為螺絲鎖入式,折疊扣與延長鍊節都很紮實。

 

 

完整內容請參考《世界手錶雜誌 No.78》
更多精彩報導 歡迎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