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KO Grand Seiko Hi-beat 36,000 GMT

東亞的一大製錶王國SEIKO已睽違國際舞台多年,2014年憑著Grand Seiko Hi-beat 36,000 GMT手錶一舉拿下日內瓦鐘錶大賞的小指針獎。「平凡中見偉大」的Grand Seiko系列現世已接近60年,在保留經典外形的大前提下,其內在涵養卻一直增值,最終以首只Grand Seiko高震頻兩地時間手錶重返國際舞台,向世界宣示著其不斷進化的勢力。




日式美學的典範
1960年,一個挑戰瑞士製錶標準、重新定義日本大和民族製錶精神的Grand Seiko(GS)系列打著「平凡中的偉大」的旗幟誕生,其自成一格的「GS規格認證」讓SEIKO成為當時東方製錶的一頭雄獅。在GS的規格認證中,每一只Grand Seiko手錶都必須通過15天的GS規格認證測試、包括日差-3~+5秒、六個方位和三階段溫度測試,才能附上「步度證明書」販售。這個規格比後來歐洲製錶業依賴的C.O.S.C.瑞士天文台認證的-4~+6秒標準還要高,在精準度而言,SEIKO持著高度要求領先業界,其GS系列不論是外形或是手錶的內涵,都代表著SEIKO嚴謹的製錶精神。GS現世七年後,SEIKO為其設立了具有日式美學的"44GS"美學設計守則,確立了GS系列Seiko Style的設計基礎,追求多面的切割及打磨拋光、運用工整俐落的平滑表面,即使在微弱的光線下,也能清楚辨別時間。如此一來,"44GS"的設計把日本文化中獨特的美學觀點納入手錶設計之中,使手錶能達至最頂峰的實用,也成為文化的載體。這種獨樹一幟的風格遺傳至之後的每款GS手錶中,及至21世紀初,GS精簡的面盤佈局有了「微妙」的變化,微妙之處在於手錶沿襲了GS經典的設計外,首度搭載第四根指針的GMT功能。

61GS高震頻手錶
早在1968年,SEIKO便發表第一只自動上鍊的“Hi-beat”高震頻手錶,更高的震頻使擒縱系統能捕捉更細密的時間間隔,有助提升走時準度。




GS的第四根指針
考慮到商務旅遊愈來愈頻繁,SEIKO於2002年首度推出Grand Seiko GMT手錶,當時這只黑面面盤搭配紅色GMT指針的手錶便成為了GS Hi-beat 36,000 GMT手錶的濫觴。新增了兩地時間功能的手錶恰似一只披上運動型外衣的GS,錶圈上粗體的24小時時標剛強瀟灑,配合著黑色面盤和比時、分指針纖長、帶有箭頭的紅色第二時區指針,以大膽的配色開創了運動型GS手錶的陽剛風範。然而,在其中也不難察覺經典的GS特徵:多面鑽石切割的棒狀時標和時分二針,經過打磨的切割面能輕易折射光線;錶殼由超鏡面平面與連結的曲面所組成,加上流線型的曲線錶殼,予人剛健俐落的印象,GS的GMT手錶秉持系列以光、影這種日本獨特的美學設計為原點,保留在細節裡的著墨和用心。除了把第二時區數字放在錶圈上的設計,其後推出的白面藍針款(SBGM007)把24小時時標放於面盤中央,讓手錶外形表現較典雅的風格。在首只GS GMT手錶誕生十年後,SEIKO推出GMT十週年款式,手錶同樣遵循十年前的GS設計規格和認證,唯面盤變成藍面金針,把GS GMT錶款設計大膽的DNA遺傳下來。
外形上,2014年全新的GS Hi-beat 36,000 GMT手錶繼承了Seiko Style和第一代GS GMT的設計特徵,綠面金針的設計也是繼黑面紅針、白色藍針和黑面金針後另一個新鮮、活力的配色;內搭震頻高達36,000轉的全新9S86機芯,以更高的機械技術充實Grand Seiko手錶系列的內涵。


首只GS GMT手錶
2002年時,SEIKO推出了首只GMT手錶,在秉承著一貫的Grand Seiko設計風格下,鮮紅色的第二時區指針奠定了GMT手錶作風大膽的基調。




白面藍針款式
其後推出的GS GMT手錶同樣以鮮明的對比顏色為設計基調,然而本來位於錶圈的粗體第二時區時標移到面盤內,使手錶保留典雅的外形。




十週年紀念款
SEIKO十週年GMT紀念手錶以獨特的"Grand Seiko Blue"為面盤設計顏色,配搭金色的第二時區指針,再次在Grand Seiko的GMT錶款中開創新氣象。




延續高震頻技術
「永遠領先一步」的SEIKO 早在六○~七○年代便透過提升機芯的震頻來提高手錶的走時精準度。1968年,SEIKO分別推出過手動和自動的 36,000轉機芯——45GS和61GS,甚至把高震頻機芯搭載至女錶內,SEIKO致力於製錶技術研發之心,早已可見。然而其後因為石英機芯衝擊鐘錶市場,使SEIKO的高震頻機芯發展一直受阻,直到2009年推出的高震頻機芯9S85才逐漸建構出完整的Hi-beat系列,把其沉浸半世紀的高震頻技術捲土重來。2014年的Grand Seiko Hi-beat 36,000 GMT手錶搭載依9S85改良的9S86機芯,加配兩地時間(GMT)功能,成為Grand Seiko系列首只高震頻兩地時間手錶。承襲著9S85機芯的優良條件,除了36,000vph的震頻外,機芯也符合「GS規格認證」——經過六方位、三種溫度調校、每日走時誤差為-3~+5秒,SEIKO一貫的高端製錶標準,創立以來始終如一。手錶的實用性和簡捷性能,也是SEIKO製錶重要的考慮因素,因此即使9S86機芯新增了兩地時間功能,還依舊保留了 55小時動力儲存;此外,這款手錶的GMT指針可透過單按把獨立調整,同時保持分針的運行,調校方便。

經典Seiko Style重現
相比2002年首只Grand Seiko GMT手錶,'14年的新款外形顯得更俐落、典雅,只因手錶的錶殼設計是以2013年的 44GS復刻版手錶為設計基礎,完整呈現歷盡無數時光洗禮、依然雋永經典的Seiko Style。圓形的面盤被弧線構成的錶殼包覆,從錶殼側面延伸到錶耳均可見有稜有角的細緻打磨切面;為了配合手腕的弧度,錶側下方以微微收斂的逆斜切面,使手錶的兩端更顯輕盈。務求能忠實呈現Seiko Style的典雅,原本位於錶圈的24小時時標則放置於面盤與錶鏡之間的垂直平面上,保留了手錶外形和面盤的簡潔;而多面切割的劍形指針、時標和3點鐘的日期視窗,則沿襲了首只Grand Seiko GMT手錶的經典元素,成為Grand Seiko GMT的認辨符碼。Grand Seiko的GMT錶款一直以大膽的配色作標記,然而每種顏色個別看來則內斂、樸實。第一款的黑面深邃神祕、而後的白色和深藍色盤面都甚具日本文化色彩,這只Grand Seiko Hi-beat 36,000 GMT手錶以罕見的深綠色設計面盤,面盤上的"GMT"字樣、帶箭頭的第四支指針和面盤邊緣的24小時時標以金色打造,襯托在森林般的面盤上,顯得格外分明,卻不帶多餘的誇飾。



磅礡而生的GMT指針
自1960年以來,多面切割與拋光的棒形時標和大三針的面盤佈局就是Seiko Style的辨識,「極簡」是Seiko Style的定義。至2002年一支末端帶有箭頭指示、色彩鮮明的第四根第二時區指針磅礡而生,雖然與GS一貫的極簡風格稍有出入,卻恰如其分地為Grand Seiko系列注入陽剛氣勢。而且,每一只Grand Seiko GMT手錶的GMT指針都與面盤顏色對比鮮明,2014年的新款以金色的指針配襯深綠色面盤,非常點晴。




細緻亮麗面盤細節
承襲著Grand Seiko的設計風格,手錶的時標有「高輝度時標」之稱,且12點的時標以雙棒狀設計,遵循著1960年以來的設計原則。在五面體的鍛造與切割下,僅需些許光線便能輕易從棒形時標折射從而閱時。據了解,這是由專門處理珠寶切割的工匠負責,利用樹脂固定時標後,以切割鑽石的方式鍛造出時標和指針。外表低調平凡的結構蘊藏著精湛的工藝和計算,在在反映著大和民族製錶嚴謹、內斂的態度。




獨特的Seiko Style錶殼
手錶以2013年的44GS復刻錶款為設計原型,鏡面邊緣經過SEIKO獨門的「超鏡面研磨」,以平式砂輪法拋磨金屬表面,讓亮面反射物體的變形度減低,從而使錶殼和錶圈的打磨在在展現精緻的細膩工法,每一細節之處皆發出耀目的光芒,盡現SEIKO「平凡中見偉大」的製錶宗旨;超鏡面研磨錶圈介於平面與斜面的交會處,因此當側面觀賞手錶時,可見錶鏡水平平滑無比,也與錶身呈現高度的立體感。




深具歷史意涵的錶背
翻至錶背,可見Grand Seiko經典的精緻透明底蓋設計。有別於2002年GMT錶款的藍色自動盤,搭載Hi-beat機芯的全新手錶以彈性和抗震性極佳的鈦合金製作自動盤,自動盤表面的鈦合金經過陽極氧化處理,使其猶如飾以大理石的紋飾,自然流露獨特的金色光芒,保護擺輪的高震頻擺動,同時保持錶底的可觀程度。自動盤上鐫刻了品牌標誌性的雄獅和復古的"GRAND SEIKO"字體,具有濃厚向品牌歷史致敬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