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常見琺瑯工藝(三):微繪琺瑯


手錶發展到一定程度,在保有基本的走時準度外,外在的設計與美觀成為人們的進階要求;除了設計上推陳出新,錶廠也開始思考如何將不同領域的藝術技法完美整合於手錶作品上,其中琺瑯彩繪便是一項歷史悠久且廣為人知的裝飾藝術之一,至於常見於手錶上的琺瑯藝術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繼掐絲琺瑯和內填琺瑯後,本篇將要介紹的是被認為在琺瑯工藝裡難度相對更高的微繪琺瑯技法。


▲微繪琺瑯講究工藝師本身的繪畫技巧與美感,自由發揮的成分高,但製作難度也同樣倍增。

微縮彩繪琺瑯(Enamel Miniature)簡稱微繪琺瑯,也叫做畫琺瑯,是時計藝術化的極致展現。作法為工藝師先在金屬胎體上塗覆幾層白釉形成類似「畫布」的功用,後續便如同繪製油畫作品般直接構圖、上色與燒結。看起來似乎平凡無奇,但微繪琺瑯反而是三種技法中困難度最高的一項,因為它不只講求工藝層面的熟稔度,還需要工藝師帶有幾分藝術家的美學天份;一般來說微繪琺瑯的作品主題多為世界名畫,要將之「濃縮」至錶款的面盤中,該如何掌握畫作重點與原作者的畫法派別對工藝師而言充滿極大挑戰。微繪琺瑯約起源於15世紀中葉歐洲比、法、荷交界的Flandres區,不過在15世紀末時原本以內填琺瑯為主的法國Limoges區開始發展成畫琺瑯的重鎮。


▲微繪琺瑯在下筆繪製的過程中,混色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因為若過度混色會讓圖案燒結後一片模糊,所以需要採局部描繪後先燒結、再繼續重複同樣步驟,直到作品完成。

在琺瑯藝術鼎盛的18、19世紀,琺瑯微繪畫師曾高達數百位,進入20世紀後,因為微繪技法的學習與製作不易,加上主體從懷錶轉化為面積更小的腕錶,造成今日精通微繪法的工藝師可能已不到10位。微繪琺瑯腕錶的名作如積家旗下專屬工藝師Miklos Merczel向捷克藝術家Alphones Mucha致敬的一系列作品(如2000年的黎明與黃昏及2001的晨光與月光等),如實將原作的線條色彩勾勒重生,宛如將大師手筆隨身攜帶至腕中方寸般引人入勝。


▲微繪琺瑯的難度不僅在於掌握琺瑯釉料與燒製過程的火候拿捏,在主題多半為再製世界名畫的當前趨勢,沒有相對的美學素養與技巧運用便很難製作出夠水準的作品。

【製作過程剖析】

微繪琺瑯的初步階段在於將原尺寸的畫作縮小比例以設計出能融入面盤的空間格局,待設計圖完成後會將之再放大成參考草圖提供工藝師臨摹參照,然後先在金屬胎體底部塗覆一層抗變形釉料,使其得以應付高溫烘烤,再在表面重複塗上透明的白色琺瑯層,緊接著第一次入窯燒製,完成後的胎體即可據此作為構圖基礎。後面程序就是工藝師發揮才能的關鍵時刻:依草圖動手繪製畫作,在顯微鏡的輔助下使用紫貂單毛筆以細膩的筆觸、並帶有工藝師本身對原作的體悟,讓彩色釉料具體地化為面盤胎體上的動人曲線,經過反覆上色焙燒直至達成理想的效果後才能開始收尾工程,通常最後一道工序是在半成品上再覆上幾層透明釉,增強圖案的明亮度及立體感。


手錶常見琺瑯工藝(一):掐絲琺瑯

手錶常見琺瑯工藝(二):內填琺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