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z Top Banner 10/02-10/09 桌機版

你知道吗?历史上曾有两间「劳力士公司」

不管是不是表迷,肯定都听过劳力士的品牌大名,然而回顾过去历史,表坛中竟曾经有过两家名为”ROLEX”的表厂并立,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原来早期称为”ROLEX”的公司分为两家,一家是由现今我们熟知的劳力士创办人Hans Wilsdorf设立的公司,他在1919年将公司迁往日内瓦后,隔年以Montres Rolex S.A.之名在当地註册正式落地生根,另一家公司则称为Rolex Bienne,其最初由Aegler创建。

由于Rolex S.A.本身并不具备自己制作机芯的设备与能力,所以他们乃是委託Rolex Bienne前身——Aegler S.A.负责制作机芯,而Rolex S.A.则是将做好的机芯组装进自家产品中。两间公司当初会牵上线的原因和Aegler S.A.的主事者Hermann Aegler与Hans Wilsdorf是旧识有关,他们本来就是合作关系密切的商场伙伴,到了1936年,Rolex S.A.更是取得Aegler S.A.的机芯独家使用权,所以后者当时的主理人Aegler/Borer家族(Aegler S.A.的技术部门主管Emile Borer是Hermann Aegler的侄子)共同决定要把Aegler S.A.改名为“Manufacture des Montres Rolex S.A.”,亦即文章开头提到的Rolex Bienne。


▲现今位于日内瓦的劳力士总部。

虽然公司名称改得更具一致性,但那时Rolex S.A.和Rolex Bienne仍维持独立运作,并没有互相隶属的关系,后者持续提供扎实的基础机芯共前者制作耐操好用的实用手表,唯一的例外要属Rolex S.A.在1980年代另找了真力时採用他们El Primero计时机芯,成为Daytona系列御用4030机芯的重要基础。


▲位于瑞士比尔市(Bienne)的劳力士机芯厂,在2004年之前其名为“Rolex Bienne”,与Rolex S.A.维持平行运作关系。

接下来至1992年,由Patrick Heiniger接任Rolex S.A.的第三任总裁,他接手后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把品牌带往垂直整合、自给自足的规模演进,所以Rolex S.A.开始一步一步收购表壳、面盘等制造商,到了2004年,Rolex S.A.才真正和Rolex Bienne达成协议,双方正式完成收购手续,从此两家ROLEX合併为一家。

双方正式合併后,品牌研发的水准不段精进更上层楼,从2004年以后,劳力士就陆续新增了Yacht-Master II和 Sky-Dweller等这些蕴含复杂功能的系列可知,劳力士吸收了机芯厂后积极走出传统框架,发展出更具自己特色的产品。从事后诸葛的角度看来,双方当初决定把两间ROLEX合而为一是个明智之举,如果他们还是维持自己独立运作的状态,劳力士的发展可能就不会像现今那麼顺遂,而有可能被其他竞争对手迎头赶上,有时候一个决定造成的影响还真的是非常深远⋯⋯